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碳刷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轴承电腐蚀问题的发生是因为轴电流通过了轴承滚珠与滚道的点接触区域,所以通常的解决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方案是对轴承进行绝缘处理,隔断轴电流的导通;第二个方案是让轴电流进行旁路传导,不让电流通过轴承,这样就可以解决电腐蚀问题。两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成本高,且绝缘容易在装配、运输等过程中被破坏;第二种方案包括几种常见的结构,比如使用碳刷、导电环、和导电油脂轴承等,常见的碳刷方案存在碳刷磨损快,寿命短的缺点。
2、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为cn205195018u公开了一种轴用接地碳刷装,该轴用接地碳刷装通过刷握的外圆表面上设有两个可移动的绝缘垫圈,在两绝缘垫圈的两侧设有锁紧螺母,该碳刷安装位置接近于转轴的旋转中心,使得线速度降低,减少碳刷的磨损。
3、以上专利虽然能避免以上两个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达到线速度降低从而减少碳刷磨损的效果,但是结构较为复杂,且碳刷的拆卸和安装不便,从而造成成本较高的问题。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机碳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碳刷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电机碳刷结构,包括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电机主体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有用于碳刷不易磨损的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包括碳刷螺钉、外丝铜通、碳刷和弹簧;碳刷螺钉的外壁与电机轴的内壁固定连接,外丝铜通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碳刷与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外丝铜通的内壁接触连接,碳刷插接在外丝铜通内,碳刷螺钉与碳刷挤压接触。
4、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轴承和电机轴;轴承外壁与电机端盖的中部内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壁与电机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5、更进一步的,电机端盖接地。
6、更进一步的,电机轴与碳刷组件固定连接。
7、更进一步的,外丝铜通与电机端盖的中部固定连接,碳刷螺钉与电机轴的中部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的,碳刷的外壁与外丝铜通的内壁接触连接。
9、更进一步的,外丝铜通与电机端盖通过可卸胶水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碳刷组件的外丝铜通直接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使得电机轴通过碳刷直接与电机端盖连通避免了轴电流的生成,且结构简单,碳刷在弹簧的推动下始终与碳刷螺钉抵接,碳刷螺钉位于电机轴的中部,即碳刷位于电机轴的中心位置使得碳刷螺钉和碳刷摩擦面处的线速度接近零,大大减小了碳刷的磨损,延长了碳刷的使用寿命,当需要更换和安装碳刷时,将外丝铜通从电机端盖拆卸下来,取出外丝铜通中的碳刷和弹簧,再将外丝铜通与电机端盖安装即可,安装拆卸方便。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的轴承用于使得电机轴与电机端盖转动连接。
1.一种电机碳刷结构,包括电机端盖(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轴承(2)和电机轴(3);轴承(2)外壁与电机端盖(1)的中部内壁固定连接,轴承(2)的内壁与电机轴(3)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轴(3)与碳刷组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丝铜通(5)与电机端盖(1)的中部固定连接,碳刷螺钉(4)与电机轴(3)的中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碳刷(6)的外壁与外丝铜通(5)的内壁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丝铜通(5)与电机端盖(1)通过可卸胶水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