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机转子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及电机转子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电机中旋转的部分,与定子一起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电机转子主要由导电的转子绕组、导磁的铁心以及转子轴承、护环、中心环和风扇等组成。电机转子的质量和性能对电机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机转子的加工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如铸造、机械加工、烧结和注塑等,具体工艺会根据生产需求和产品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加工完成后,电机转子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测,如旋转偏心检测和动平衡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872399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电机转子及电机转子加工工艺,其工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原料板装夹在电机转子加工装置的支撑机构和装夹机构之间;步骤二:装夹机构驱动原料板进行间歇转动;步骤三:在原料板运动停顿的期间,冲压机构和成型模块对原料板进行冲压形成t型插块片;步骤四:多个t型插块片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形成t型插块,将一定数量的t型插块插在电机转体上设置的t型插槽内,构成电机转子;其电机转子,包括电机转轴和固定连接在电机转轴上的电机转体,电机转体上设置有多个t型插槽,多个t型插槽内等间隔插入t型插块,剩余t型插槽内插入有配重块,可以调整铜线的缠绕量。
3、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在电机转子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电极转子进行动平衡检测,主要是将电机转子安装在动平衡设备上,并在一定速度下旋转,以找出转子上的不平衡量,并通过在相应位置添加或去除质量来校正不平衡,使电机转子达到平衡状态;而一般加减重量时多在转子铁芯端面操作,对于一些长型电机转子而言,电机转子的不平衡位置可能处在转子铁芯中间区域,仅在转子铁芯端部进行配重校正,需要多次调教,势必影响配重校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转子铁芯不平衡位置较深时影响配重校正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及电机转子加工工艺。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轴及开设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多个t型插槽,所述转子铁芯于相邻两个所述t型插槽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转子铁芯两端面设置的调节槽,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槽之间间距相等,所述调节槽沿所述转子轴径向设置;
4、所述转子铁芯于所述调节槽中设置有沿所述转子轴长度方向设置的配重棒,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均设置有配重盘,所述配重棒两端分别凸出于两个所述配重盘设置,所述配重盘上设置有用于将任意倾斜姿态的所述配重棒的端部固定的固定机构。
5、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配重盘背离所述转子铁芯一侧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配重棒端部穿过的穿槽,所述穿槽沿所述转子轴径向上的槽长大于所述配重棒外径,所述配重棒自由端螺纹连接有抵紧于所述橡胶块上的固定螺母。
6、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背离所述配重盘的一侧设为弧型。
7、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棒两端之间具有若干沿所述转子轴径向向内或向外弯曲的偏心部。
8、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棒上可拆安装有多个配重头。
9、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盘与所述橡胶块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摩擦结构。
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1、一种电机转子加工工艺,用于加工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原料板冲切出多个转子铁片,所述转子铁片上具有多个所述t型插槽和多个所述调节槽,再将多个所述转子铁片叠合套装在所述转子轴上,以使多个所述转子铁片组成所述转子铁芯;
13、s2.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的所述t型插槽中插入插块,并在所述调节槽中安装所述配重棒使之与所述转子轴平行,完成电机转子装配;
14、s3.将装配完成的所述电机转子置于动平衡设备上进行动平衡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不平衡量调整所述配重棒在所述调节槽中的倾斜姿态,直至动平衡复检通过。
15、更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所述电机转子不平衡部位靠近所述转子铁芯两端时,调节对应端的所述配重棒端部在所述调节槽中的位置。
16、更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所述电机转子不平衡部位靠近所述转子铁芯中间区域时,解除两端的所述固定机构对所述配重棒端部的固定,取出所述配重棒,并对所述配重棒对应部位进行弯折形成偏心部。
17、更进一步地,若在所述配重棒上弯折形成所述偏心部后动平衡复检仍不通过,则在所述配重棒上设置可调节的配重头,移动所述配重头至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再进行动平衡复检直至通过。
18、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9、1.若检测出电机转子存在不平衡量,则根据检测到的不平衡部位及不平衡量,调节配重棒对应端在对应侧的配重盘的位置,比如朝靠近转子轴的方向移动以降低转子铁芯在该部位旋转时的离心力,或者朝远离转子轴的方向移动以增加转子铁芯在该部位旋转时的离心力,以达到校正转子铁芯平衡量的目的,且在具体较正时,可以仅调节配重棒一端、也可以同时调整配重棒两端;
20、2.相较于常规技术中打孔或者增加配重的校正方式,本申请的配重棒任意姿态可调,无需破坏或改变转子铁芯的原有结构;并且在后续使用维护中,还能够继续根据使用工况对配重棒姿态进行调整,以完成二次或重复多次的不平衡校正,校正成本更低,校正容错率更高,在进行不平衡量校正的过程中校正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1、3.即使转子铁芯的不平衡部位处于转子铁芯轴向中间区域,也可以将配重棒自调节槽中取出并对对应部位进行弯折处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在转子铁芯较深部位校正配重的问题,且操作上更为简便,并且这种校正可逆性高,能多次校正;将配重棒设置成具有一定延展性的实心金属棒,比如铁棒、钢棒、铜棒等,既可以对配重棒进行局部弯折以形成偏心部,且成型后的偏心部也不会在跟随转子铁芯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变形,能有效确保偏心部的配重校正效果。
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轴(2)及开设在所述转子铁芯(1)上的多个t型插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于相邻两个所述t型插槽(11)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转子铁芯(1)两端面设置的调节槽(12),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槽(12)之间间距相等,所述调节槽(12)沿所述转子轴(2)径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配重盘(4)背离所述转子铁芯(1)一侧的橡胶块(51),所述橡胶块(51)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配重棒(3)端部穿过的穿槽(511),所述穿槽(511)沿所述转子轴(2)径向上的槽长大于所述配重棒(3)外径,所述配重棒(3)自由端螺纹连接有抵紧于所述橡胶块(51)上的固定螺母(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51)背离所述配重盘(4)的一侧设为弧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棒(3)两端之间具有若干沿所述转子轴(2)径向向内或向外弯曲的偏心部(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棒(3)上可拆安装有多个配重头(3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盘(4)与所述橡胶块(51)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摩擦结构。
7.一种电机转子加工工艺,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电机转子不平衡部位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两端时,调节对应端的所述配重棒(3)端部在所述调节槽(12)中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电机转子不平衡部位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中间区域时,解除两端的所述固定机构对所述配重棒(3)端部的固定,取出所述配重棒(3),并对所述配重棒(3)对应部位进行弯折形成偏心部(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配重棒(3)上弯折形成所述偏心部(31)后动平衡复检仍不通过,则在所述配重棒(3)上设置可调节的配重头(32),移动所述配重头(32)至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再进行动平衡复检直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