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08  4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领域,具体涉及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


背景技术:

1、由于汽车领域中电子控制系统的多样性和电子模块的深度集成化,随着智能驾驶在汽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汽车中的电子模块、传感器和其他部件越来越多。这导致车辆电路数量的增加和空间需求的增加,汽车线束的布置占据着这些空间。各种传感器安全范围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安全间隙逐渐减小。汽车线束连接整个车辆的各种电子模块,如门槛板、b柱等区域,此固定支架可以有效的约束线束空间走向以及防护作用。同时,要综合考虑影响驾驶体验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一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侧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底板右侧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圆形缺口,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一缺口,所述圆形缺口和所述右侧板上的缺口导通,所述圆形缺口连接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围成一带有开口的通道,且所述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圆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板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3、所述左侧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右侧板上安装有一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中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安装螺钉,位于左侧板上的安装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两端,位于右侧板上的定位板靠近所述缺口;

4、所述底板与左侧板的连接处和所述底板与右侧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多个方形扎带孔,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多个方形扎带孔。

5、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一个向下的出线通道,可以通过一个支架实现不同方向的线束走向,在减少占用车内空间的同时,更好的对车内的线束进行排布走向,方形扎带孔用于固定线束。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板可以更好的将支架固定在车内的不同位置,节约支架的占用空间。

6、进一步优选,所述左侧板上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开口,所述半圆形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左侧板的高度。

7、通过增加了开口可以增加线束的出线方向。

8、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延长端,所述延长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且所述延长端倾斜向上安装。

9、延长端可以对线束进行缠绕防止脱落,从而减少在车内的占用空间。

10、进一步优选,所述通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递减。可以使通道的内径逐渐收缩,更好的固定线束。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槽体的外壁和所述导向板的外壁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12、从而可以提高支架的强度。

13、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向板的外壁设有周向排布的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导向板的底部。用于与车身内的其他部件进行卡接。



技术特征:

1.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一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侧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底板右侧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圆形缺口,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一缺口,所述圆形缺口和所述右侧板上的缺口导通,所述圆形缺口连接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围成一带有开口的通道,且所述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圆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板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开口,所述半圆形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左侧板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延长端,所述延长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且所述延长端倾斜向上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外壁和所述导向板的外壁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外壁设有周向排布的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导向板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带有下开口的弧形汽车线束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一开口向上的槽体,槽体包括一底板,底板左侧安装有左侧板,底板右侧安装有右侧板,底板上开设有一圆形缺口,右侧板上设有一缺口,圆形缺口和右侧板上的缺口导通,圆形缺口连接一导向板,导向板围成一带有开口的通道,且通道的开口方向与圆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导向板安装在底板的下表面;左侧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板,右侧板上安装有一个定位板,定位板的中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安装螺钉,位于左侧板上的安装板靠近底板的两端,位于右侧板上的定位板靠近缺口;底板与左侧板的连接处和底板与右侧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多个方形扎带孔,导向板上开设有方形扎带孔。

技术研发人员:晋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亭汽车线束(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