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管材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大口径模具在制作厚壁管体时,主机加工物料体量较高,主机需要较高温度熔融原料,致使熔融后的原料出主机时具有较高温度,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模具过程中,在连接管道的螺旋体位置容易出现超温现象,从而导致熔温较高,出现熔垂超标问题,引起管材壁厚度严重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恒温熔融管材物料能够解决超温现象和熔垂超标的问题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热交换体,所述热交换体内部具有空腔;
3、所述热交换体包括:内温控系统、外温控系统和流道束;
4、所述内温控系统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5、所述流道束包括多个沿轴向贯穿所述热交换体的子流道,多个所述子流道绕所述内温控系统的外部周向间隔设置;
6、所述外温控系统绕所述流道束的外部周向环绕设置;
7、模温机,用于提供循环的热交换介质;
8、所述内温控系统和所述外温控系统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的模温机连通的换热流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大口径管体生产设备中加装流道熔温控制器,利用控制器中的内温控系统和外温控系统将熔融原料调整为合适温度,进而消除超温现象,解决熔垂超标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内温控系统包括筒状螺旋换热模块,所述螺旋换热模块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旋换热模块的外壁抵住所述空腔的腔体的内侧,所述螺旋换热模块的筒壁中具有弹簧状的内换热流道用于热交换介质流通。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热交换体还包括一个第一介质流出口和一个第一介质流入口,所述筒状螺旋换热模块的内换热流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口,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口用于连通所述内换热流道和外部的模温机,所述模温机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恒温,所述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油。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温控系统包括多个外换热流道,多个所述外换热流道绕所述流道束的外部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外换热流道沿轴向延伸,所述外换热流道用于热交换介质流通。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热交换体还包括多个第二介质流出口和多个第二介质流入口,每个所述外换热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个所述第二介质流出口和一个所述第二介质流入口,所述第二介质流出口与所述第二介质流入口用于连通所述外换热流道和外部的模温机,所述模温机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恒温,所述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油。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道熔温控制器还包括分流体,所述分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体的前端面,所述分流体包括多个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与所述子流道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分流槽与每个所述子流道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示流道熔温控制器还包括主机连接体,所述主机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分流体的前端面,用于连接连通主机出料口。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机连接体还包括合流体,所述合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体的后端面,所述合流体与所述流道束连通。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合流体包括合流支架、模套、分流锥,所述合流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热交换体的后端面,所述合流支架的后端面的轴心位置设有所述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外部沿轴向上套有所述模套,所述模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合流支架,所述模套与所述分流锥之间形成用于流通物料的部分流道,所述合流体与所述流道束连通。
18、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轴向的剖视图。
20、图2是图1中a-a热交换体沿径向剖示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与模具连接关系图。
1.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热交换体(3),所述热交换体(3)内部具有空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温控系统(31)包括筒状螺旋换热模块(311),所述螺旋换热模块(311)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空腔(34)内,所述螺旋换热模块(311)的外壁抵住所述空腔(34)的腔体的内侧,所述螺旋换热模块(311)的筒壁中具有弹簧状的内换热流道(312)用于热交换介质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3)还包括一个第一介质流出口和一个第一介质流入口,所述筒状螺旋换热模块(311)的内换热流道(312)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口,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口用于连通所述内换热流道(312)和所述模温机,所述模温机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恒温,所述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温控系统(32)包括多个外换热流道(321),多个所述外换热流道(321)绕所述流道束的外部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外换热流道(321)沿轴向延伸,所述外换热流道(321)用于热交换介质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体(3)还包括多个第二介质流出口(322)和多个第二介质流入口(323),每个所述外换热流道(32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个所述第二介质流出口(322)和一个所述第二介质流入口(323),所述第二介质流出口(322)与所述第二介质流入口(323)用于连通所述外换热流道(321)和所述模温机,所述模温机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恒温,所述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体(2),所述分流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体(3)的上端面,所述分流体(2)包括多个分流槽(21),所述分流槽(21)与所述子流道(33)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分流槽(21)与每个所述子流道(33)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连接体(1),所述主机连接体(1)设置在所述分流体(2)的前端面,用于连接连通主机出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流体(4),所述合流体(4)固定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体(3)的后端面,所述合流体(4)与所述流道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道熔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体(4)包括合流支架(41)、模套(42)、分流锥(43),所述合流支架(4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热交换体(3)的后端面,所述合流支架(41)的后端面的轴心位置设有所述分流锥(43),所述分流锥(43)的外部沿轴向上套有所述模套(42),所述模套(42)固定连接在所述合流支架(41),所述模套(42)与所述分流锥(43)之间形成用于流通物料的部分流道(44),所述合流体(4)与所述流道束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