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07  15


本申请涉及数字电源,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1、大功率数字电源中会有很多上下桥臂拓扑的sic mosfet,其驱动需要单电源正负供电,多为+15v/-3v供电。如图1所示,常用的电源供电电路若要产生两组+15v/-3v电压,需要使用一个初级绕组和四个次级绕组,再经过整流滤波后,分别接入2个正向ldo和2个负向ldo,从而产生两组+15v/-5v电压。两个次级绕组才能产生一组+15v/-5v电压,变压器的体积较大。而在大功率数字电源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驱动电源,由于变压器体积大,使得数字电源的功率密度大大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供电电路,能够解决数字电源功率密度较小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应用于数字电源,包括:

3、电源输入端;

4、变压器,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所述变压器具有若干个二次侧绕组;

5、若干个与所述二次侧绕组一一对应的整流电路,所述二次侧绕组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6、若干组与所述整流电路一一对应的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包括用于输出正电压的正极输出端子、用于输出负电压的负极输出端子和用于作为参考地的接地端子,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分别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和所述负极输出端子。

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供电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通过在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设置接地端子,以接地端子作为参考地,一个二次侧绕组即可对应产生一组正电压和负电压,减少二次侧绕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相较于传统的供电电路,减少了二次侧绕组的数量,大大减小变压器的体积,提高数字电源的功率密度。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电流放大电路,所述第一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参考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参考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子。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端。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电流放大电路,所述第二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稳压电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参考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参考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子。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稳压电路还包括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端。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子。

18、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字电源,包括如上述的供电电路

19、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字电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通过在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设置接地端子,以接地端子作为参考地,一个二次侧绕组即可对应产生一组正电压和负电压,减少二次侧绕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相较于传统的数字电源,减少了二次侧绕组的数量,大大减小变压器的体积,提高数字电源的功率密度。

2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字电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若干个与二次侧绕组一一对应的整流电路、若干组与整流电路一一对应的电压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变压器具有若干个二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包括用于输出正电压的正极输出端子、用于输出负电压的负极输出端子和用于作为参考地的接地端子,整流电路的正极端连接正极输出端子,整流电路的负极端连接负极输出端子,接地端子分别连接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通过在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设置接地端子,以接地端子作为参考地,一个二次侧绕组即可对应产生一组正电压和负电压,减少二次侧绕组数量,提高数字电源的功率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