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内装料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叠置式多层匣钵。
背景技术:
2.在制作陶瓷介质芯片(如压敏电阻芯片、陶瓷电容器介质芯片等)时,在压制陶瓷介质生坯片后,通常将陶瓷介质生坯片装入匣钵中,再送入排胶炉进行排胶(即排出粘合剂)。
3.本技术人在先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192127u)公开了一种匣钵,包括匣钵主体,匣钵主体包括底板和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一顶部具有开口的腔体,该腔体用于装载陶瓷介质生坯片;底板和侧壁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底板和侧壁均设有多个通孔;匣钵主体左侧的侧壁板和右侧的侧壁板上分别设有一限位块,限位块上端高于侧壁板的上边缘。这种匣钵的底板与侧壁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虽然能够提高这种匣钵的耐用性,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可将底板和侧壁的厚度做得较薄,使匣钵主体本身占用空间小,使得匣钵的腔体空间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陶瓷介质生坯片的产能,但是这种匣钵的腔体只能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要置放多层陶瓷介质生坯片时,需要多个匣钵上下叠置才能完成,使得整个匣钵的腔体空间利用率较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叠置式多层匣钵,这种叠置式多层匣钵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叠置式多层匣钵,包括匣钵主体,匣钵主体包括底板和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一顶部具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底板和侧壁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底板和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生坯片承托单元,生坯片承托单元包括隔板和支撑架,隔板和支撑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隔板设置在支撑架上,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各生坯片承托单元自下至上依次叠置在所述腔体中,所述匣钵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两个缺口。
7.通常,上述底板呈矩形,上述侧壁由四个矩形的侧壁板组成,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板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缺口。
8.使用时,先在匣钵主体的底板上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然后在底板上放置最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将支撑架设置在匣钵主体的腔体中,再在隔板上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后,将隔板及其上的陶瓷介质生坯片放置在支撑架上);随后在最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上方逐个叠放其他生坯片承托单元。要取放隔板时,上述匣钵主体侧壁上的缺口能够供操作人员的双手插入到匣钵主体的腔体中,双手握住隔板的边沿,便于操作人员取放隔板。上述支撑架对隔板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隔板可以将匣钵主体的腔体分隔,隔板的上表面能够多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使得整个匣钵的腔体至少能够放置两层陶瓷介质
生坯片,提高整个匣钵的空间利用率,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生坯片承托单元的数量为多个。通常,上述生坯片承托单元的数量是根据匣钵主体的腔体高度大小来设置。
10.通常,上下相邻的两个生坯片承托单元中,上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的支撑架底部与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的隔板边沿接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生坯片承托单元中,隔板呈矩形,支撑架包括四条立柱,四条立柱分别安装在隔板的四个角上,四条立柱的上端分别与隔板的四个角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将支撑架与隔板制成一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生坯片承托单元中,支撑架包括四条立柱和四条水平支撑条,四条水平支撑条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支撑框,四条立柱分别安装在矩形支撑框的四个角上;隔板叠置在支撑架上,隔板的边沿与矩形支撑框接触。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包括不锈钢丝网和四条边框条,所述边框条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各条边框条分别设置在不锈钢丝网的边沿。将四条边框条设置在不锈钢丝网的边沿上,能够对不锈钢丝网的形状进行加固,提高隔板的刚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各条所述边框条分别焊接在所述不锈钢丝网的边沿。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这种叠置式多层匣钵通过设置多个上下叠置的生坯片承托单元,使得整个匣钵的腔体至少能够放置两层陶瓷介质生坯片,提高整个匣钵的空间利用率,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坯片承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22.实施例1
23.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叠置式多层匣钵,包括匣钵主体1和两个生坯片承托单元2,匣钵主体1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底板11和侧壁12围成一顶部具有开口的腔体13,底板11和侧壁1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底板11和侧壁12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4;生坯片承托单元2包括隔板21和支撑架22,隔板21和支撑架2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隔板21设置在支撑架22上,隔板21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1;各生坯片承托单元2自下至上依次叠置在腔体13中,匣钵主体1的侧壁12上设有与腔体13相通的两个缺口15。
24.通常,上述底板11呈矩形,上述侧壁12由四个矩形的侧壁板组成,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板上分别设有一缺口15。
25.通常,上述生坯片承托单元2的数量是根据匣钵主体1的腔体13高度大小来设置。
26.通常,上下相邻的两个生坯片承托单元2中,上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2的支撑架22底部与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2的隔板21边沿接触。
27.生坯片承托单元2中,隔板21呈矩形,支撑架22包括四条立柱221,四条立柱221分别安装在隔板21的四个角上,四条立柱221的上端分别与隔板21的四个角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将支撑架22与隔板21制成一体。
28.使用时,先在匣钵主体1的底板11上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然后在底板11上放置最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2(将支撑架22设置在匣钵主体1的腔体13中,再在隔板21上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后,将隔板21及其上的陶瓷介质生坯片放置在支撑架22上);随后在最下面的生坯片承托单元2上方逐个叠放其他生坯片承托单元2。要取放隔板21时,上述匣钵主体1侧壁12上的缺口15能够供操作人员的双手插入到匣钵主体1的腔体13中,双手握住隔板21的边沿,便于操作人员取放隔板21。上述支撑架22对隔板21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隔板21可以将匣钵主体1的腔体13分隔,隔板21的上表面能够多放置一层陶瓷介质生坯片,使得整个匣钵的腔体13至少能够放置两层陶瓷介质生坯片,提高整个匣钵的空间利用率,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9.实施例2
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叠置式多层匣钵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1.在上述生坯片承托单元2中,支撑架22包括四条立柱221和四条水平支撑条222,四条水平支撑条222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支撑框223,四条立柱221分别安装在矩形支撑框223的四个角上;隔板21叠置在支撑架22上,隔板21的边沿与矩形支撑框223接触。
32.实施例3
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叠置式多层匣钵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4.隔板21包括不锈钢丝网212和四条边框条213,边框条21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各条边框条213分别焊接在不锈钢丝网212的边沿。将四条边框条213设置在不锈钢丝网212的边沿上,能够对不锈钢丝网212的形状进行加固,提高隔板21的刚性。
3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