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02  2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采专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非常规页岩油气的持续开发,压裂设备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为高压压裂管汇。高压压裂管汇作为油田压裂现场的关键管汇设备,在油田现场压裂时,混砂车将混合后的压裂液通过低压管汇分流进各压裂车上的压裂泵,流经压裂泵后的压裂液为高压流体,再通过高压压裂管汇的汇集,统一运输至井口来进行压裂作业,高压压裂管汇的有效连接是压裂工程的高效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2、在高压压裂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高压压裂管汇内部的液体流动速率相对较快,因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现象,并且这一问题无法完全避免,只能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管汇连接工艺,充分做到高压压裂管汇的柔性连接工作,以此来进一步降低应力集中点和均衡流体的功能和效果,有效控制高压压裂管汇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加强管道的吸能效果,以此来最大限度上减少或者是直接消除不安全载荷。目前,高压压裂管汇的柔性连接结构容易导致两个相连法兰面之间的螺栓转动或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问题,影响了高压压裂管汇的整体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高压压裂管汇连接结构中螺栓转动或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

2、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包括:含有连接孔的第一法兰、含有螺纹孔的第二法兰、用于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螺栓、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和固定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辅助件,螺栓的自由端连接螺母,螺栓的插入端经连接孔连接至螺纹孔内,插入端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辅助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螺栓的第一表面与辅助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产生的作用力提高了螺纹连接之间的作用力,有效防止螺栓转动,且能将螺栓上的部分应力分散至辅助件,降低应力集中对螺栓的影响,提升该连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增大了两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能更好的分散应力。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螺栓为锻造螺栓,锻造螺栓具有更高的屈服、抗拉强度和耐久性,从而保证连接可靠性。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螺栓为栽丝螺栓,栽丝螺栓能够承受更大的剪切力和拉伸力。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件为圆柱销,采用常见配件结构,可有效降低成本。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圆柱销与螺纹孔的间隙内设有胶粘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组件,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形成的两个相对接触面之间,该设置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应用可靠性。

9、上述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在通过设置螺栓和螺母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基础上,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法兰的螺纹孔内的辅助件,该辅助件与连接至螺纹孔内的螺栓的插入端通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抵接,两者之间的抵触连接,一方面形成一种相互作用力,该作用力能提高螺栓与螺纹孔之间相邻螺纹之间的压力,有效防止螺栓转动,一方面也能将螺栓上的部分应力分散至辅助件,降低应力集中对螺栓的影响,提升该连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连接孔的第一法兰、含有螺纹孔的第二法兰、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的螺栓、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的辅助件,所述螺栓的自由端连接所述螺母,所述螺栓的插入端经所述连接孔连接至所述螺纹孔内并抵接至所述辅助件上,所述插入端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辅助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锻造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栽丝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为圆柱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销与所述螺纹孔的间隙内设有胶粘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形成的两个相对接触面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包括:含有连接孔的第一法兰、含有螺纹孔的第二法兰、用于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螺栓、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和固定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辅助件,螺栓的自由端连接螺母,螺栓的插入端经连接孔连接至螺纹孔内并抵接至辅助件上,插入端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辅助件的第二表面相抵接。本技术中的该高压压裂管汇用连接结构不仅能有效防止螺栓转动,而且还能将螺栓上的部分应力分散至辅助件,提升了该连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春,吴尧,朱同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湖县鸿达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9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