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节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
背景技术:
1、新国标实施后,治理超载超限将更加严格,带动了高效率车型及零部件的发展,在宏观经济、法规、物流模式、客户变化等多方面推动下,研发高效率、低油耗驱动桥成为车桥发展的趋势。
2、目前主动锥齿轮润滑主要依靠润滑油道进行进油润滑,铸造成型的油道,因铸造模具问题无法使油道槽设计太小,油道槽太大则使大量润滑油进入主动锥齿轮上下两轴承之间,可以满足润滑需求,但是因油量较多,对轴承转动时的阻力较大,降低了主减速器运转时的传动效率,进而导致增加整车油耗,降低整车的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灵活调节主动锥齿轮润滑油道的进油量,降低轴承转动时的阻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侧面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底部开设有进油孔,所述本体的下端侧面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充足时通过进油口向润滑油道输送大量的润滑油,而当润滑油不足时,储油槽将其储存的润滑油通过进油孔向润滑油道中输送,确保始终有润滑油向润滑油道中输送,保证轴承等零部件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有润滑油进行润滑,实现灵活控制润滑油道的进油量,降低轴承转动时的阻力,提高传送效率。
5、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有利于将节油器快速、牢固地安装在润滑油道中,安装灵活、方便、快捷,稳定性强。
7、可选的,所述本体呈矩形,所述本体的底部两角呈大圆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圆弧的设计能够为节油器在润滑油道的安装过程中提供导向,提高安装速度和安装效率。
9、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底部两角呈大倒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节油器的防错安装,使得安装人员快速区分节油器的上下位置,提高节油器在润滑油道中的安装效率。
11、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底部两角呈小圆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节油器的防错安装,使得安装人员快速区分节油器的上下位置,提高节油器在润滑油道中的安装效率。
13、可选的,所述储油槽呈矩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的设计能够增大储油槽的储油量。
15、可选的,所述进油口呈直槽口形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孔的形状有利于提高进油口的进油量,确保充足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进油口处进入到润滑油道中。
17、可选的,所述进油口呈矩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孔的形状有利于提高进油口的进油量,确保充足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进油口处进入到润滑油道中。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中的节油器能够实现润滑油向润滑油道中的恒定进油,储油槽能够在润滑油充足时,对润滑油进行储存,进油孔可以在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微量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润滑油道中进行润滑,保证轴承等零部件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有润滑油进行润滑,在满足轴承润滑的前提下降低轴承的转动阻力,提高传动效率,进而降低整车的油耗,提高经济效益。
21、2、节油器的底部设计有大圆弧结构,能够在装配过程中提供装配导向,避免装配方向发生错误,提高装配的工作效率。卡箍能够将节油器整体安装固定在润滑油道处,提高安装的速度、牢固性、稳定性。
22、3、该节油器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可以应用到所有型号的主动锥齿轮润滑油道中,通用性强,降低了制造成本。
1.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侧面开设有储油槽(2),所述储油槽(2)的底部开设有进油孔(3),所述本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进油口(4),所述进油孔(3)与所述进油口(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箍(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矩形,所述本体(1)的底部两角呈大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两角呈大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两角呈小圆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2)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4)呈直槽口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4)呈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