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30  5


本发明涉及电子散热配件,尤其涉及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glink总线模块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温度较高,导致设备过热,长时间的过热会降低电子元件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损坏这些元件,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持续的高温环境会加速电子元件的老化过程,从而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以及保持高性能运行;刮板组件定时去除冷却盒内顶部上液氨珠,有效地保持了散热能力,避免冷却盒内顶部凝成的液氨珠形成液层,液层隔离了氨气体与散热铝片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整体散热的效果。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座、气管、冷却盒、刮板组件、回流管、散热铝片及散热风扇,其中,所述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散热座上,所述冷却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气管的顶部,所述刮板组件安装在冷却盒内,所述回流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散热座上,所述回流管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冷却盒上,所述散热铝片固定安装在冷却盒的顶部,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在冷却盒的顶部。

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散热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液回流通道,所述散热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液回流通道,所述第一液回流通道与第二液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回流通道与第一安装孔相连通。

4、进一步地,所述气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气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胶圈,所述气管的顶部及底部呈筒状,所述气管的中部呈半圆锥状,所述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

5、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回液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回液槽,所述第一回液槽与第二回液槽相互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动力电机、第一位移杆、第一齿组、第一刮板、第二位移杆、第二齿组及第二刮板,其中,所述动力电机的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冷却盒上,所述第一位移杆滑动安装在冷却盒内,所述第一齿组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移杆上,所述第一刮板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移杆的顶部,所述第二位移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齿组固定安装在第二位移杆上,所述第二刮板滑动安装在第一位移杆上。

7、进一步地,述刮板组件还包括位移齿轮、传动锥齿组及传动杆,其中,所述位移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锥齿组的输出端的轴上,所述传动锥齿组的输入端的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的转轴上。

8、进一步地,所所述位移齿轮与第一齿组相啮合,所述位移齿轮与第二齿组相啮合。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呈倒v形,所述冷却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引流板,所述冷却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滑撑板,所述冷却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回液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的底部端口与第一液回流通道的端口相对接,且回流管的内径与第一液回流通道的孔径相匹配,所述回流管的顶部端口与回液孔相对接,且回流管的内径与回液孔的孔径相匹配。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以及保持高性能运行。

13、本发明通过散热座将总线模块上的热量吸入液氨中,液氨吸收热量化为气体,向上流动,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冷却盒内,通过冷却盒上的散热铝片进行散热,散热铝片通过散热风扇带走热量,散热后的氨气体重新化为液氨,通过气管或是回流管流回散热座内,以此循环散热;同时,散热座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连通槽及第二连通槽相互连通,保障散热座底部的均衡吸热。

14、本发明刮板组件定时去除冷却盒内顶部上液氨珠,有效地保持了散热能力,避免冷却盒内顶部凝成的液氨珠形成液层,液层隔离了氨气体与散热铝片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整体散热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座(1)、气管(2)、冷却盒(3)、刮板组件(4)、回流管(5)、散热铝片(6)及散热风扇(7),其中,所述气管(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散热座(1)上,所述冷却盒(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气管(2)的顶部,所述刮板组件(4)安装在冷却盒(3)内,所述回流管(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散热座(1)上,所述回流管(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冷却盒(3)上,所述散热铝片(6)固定安装在冷却盒(3)的顶部,所述散热风扇(7)固定安装在在冷却盒(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通槽(1.3),所述散热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液回流通道(1.4),所述散热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液回流通道(1.5),所述第一液回流通道(1.4)与第二液回流通道(1.5)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回流通道(1.5)与第一安装孔(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2.1),所述气管(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胶圈(2.2),所述气管(2)的顶部及底部呈筒状,所述气管(2)的中部呈半圆锥状,所述气管(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所述气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3.1),所述底板(3.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所述底板(3.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回液槽(3.3),所述底板(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回液槽(3.4),所述第一回液槽(3.3)与第二回液槽(3.4)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组件(4)包括动力电机(4.1)、第一位移杆(4.2)、第一齿组(4.3)、第一刮板(4.4)、第二位移杆(4.5)、第二齿组(4.6)及第二刮板(4.7),其中,所述动力电机(4.1)的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冷却盒(3)上,所述第一位移杆(4.2)滑动安装在冷却盒(3)内,所述第一齿组(4.3)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移杆(4.2)上,所述第一刮板(4.4)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移杆(4.2)的顶部,所述第二位移杆(4.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板(4.7)的底部,所述第二齿组(4.6)固定安装在第二位移杆(4.5)上,所述第二刮板(4.7)滑动安装在第一位移杆(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述刮板组件(4)还包括位移齿轮(4.8)、传动锥齿组(4.9)及传动杆(4.10),其中,所述位移齿轮(4.8)固定安装在传动锥齿组(4.9)的输出端的轴上,所述传动锥齿组(4.9)的输入端的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杆(4.10),所述传动杆(4.10)的端部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4.1)的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所述位移齿轮(4.8)与第一齿组(4.3)相啮合,所述位移齿轮(4.8)与第二齿组(4.6)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引流板(3.5),所述第一引流板(3.5)呈倒v形,所述冷却盒(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引流板(3.6),所述冷却盒(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滑撑板(3.7),所述冷却盒(3)的两侧均开设有回液孔(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5)的底部端口与第一液回流通道(1.4)的端口相对接,且回流管(5)的内径与第一液回流通道(1.4)的孔径相匹配,所述回流管(5)的顶部端口与回液孔(3.8)相对接,且回流管(5)的内径与回液孔(3.8)的孔径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Link总线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包括散热座、气管、冷却盒、刮板组件、回流管、散热铝片及散热风扇,其中,所述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散热座上,所述冷却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气管的顶部,所述刮板组件安装在冷却盒内。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以及保持高性能运行;通过散热座将总线模块上的热量吸入液氨中,液氨吸收热量化为气体,向上流动,散热后的氨气体重新化为液氨,通过气管或是回流管流回散热座内,以此循环散热;刮板组件定时去除冷却盒内顶部上液氨珠,有效地保持了散热能力,避免冷却盒内顶部凝成的液氨珠形成液层,液层隔离了氨气体与散热铝片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整体散热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张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瑞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8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