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输变电线路施工本质性安全要求和施工用各种抱杆、跨越架采取倒装组立工法要求,传统各类抱杆、跨越架组立基本采取地面连接,辅助其它如人字抱杆、吊车等整体或部分起立,完成初步组立后继续倒装法组高需借用已组好的铁塔做承托,配置各种牵引绳和动力提升,场地需求大,各类工器具配置多,施工协调性要求高,用工多等。
2、其缺点表现在井架占地面积大、自重量大、搬运组装繁杂,每一个井架只适用同一种截面积规格的抱杆(或2米长或4米长),不能通用不同截面长度的抱杆,组装用工多,连接效率低,井架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组装用工多,连接效率低,井架功能单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带动车架进行移动的移动部;
4、门型液压提升架,所述车架的顶端固定有车架板,所述车架板的上侧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通过铰轴转动于固定框架的侧端用于对抱杆进行提升;
5、抱杆升降托盘小车,所述抱杆升降托盘小车通过链条固定于门型液压提升架内用于提升抱杆,所述抱杆升降托盘小车内设有用于和抱杆连接的牵引绳;
6、收放组件,所述收放组件设于工作板的上侧用于将门型液压提升架进行收纳和放出;
7、发动机和总液压油泵站,所述发动机固定于工作板的顶端用于驱动两个移动部进行移动,所述总液压油泵站固定于工作板的顶端。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设有两组,两个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分别设于工作板顶端的两侧。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于工作板顶端的放置支撑架,所述工作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转动有液压油缸,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的侧端固定有u型架,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转动于u型架内,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和放置支撑架相接触。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移动部均为履带轮。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架板的底端固定有牵引液压绞车。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作板通过多组螺栓固定于车架板的顶端。
13、本申请中,需要使用门型液压提升架时,通过启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输出端延伸带动u型架进行移动,由于门型液压提升架铰接于固定框架的侧端,故u型架带动门型液压提升架进行以铰接点为圆心的移动,使得u型架从放置支撑架的支撑中脱离出来,并竖立起来进行使用,通过将抱杆升降托盘小车和抱杆通过绳索进行连接后,通过启动门型液压提升架通过液压推杆带动链条,链条带动抱杆升降托盘小车上升,抱杆升降托盘小车即可通过绳索带动抱杆竖立起来。
14、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化程度高、自带发动机驱动车辆载重行走、驱动车载液压泵站工作、遥控操作实现车辆行走、液压组立收放门型提升架、液压顶升被组立抱杆、液压牵引绞车辅助搬运现场物体;
15、本实用新型中,工作运用范围广,山区、丘陵等起吊设备无法到达地区,采用履带式自行走方式可最大范围适用各种地型环境,尤其是对青海等生态环境脆肉,需要保护植被的地区,履带式自行走方式对植被破坏较低。自带液压动力配以辅助备用小型液压站,可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履带车自带升降抱杆门架对抱杆进行组立,全方位满足电力线路施工组立抱杆跨越架类的现场要求;
16、本实用新型中,安全可靠性高,单人人机分离遥控操作,全机械化工作方式,减少人员和现场辅用,协调性要求低,液压动力工作平稳可控。
1.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6)设有两组,两个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6)分别设于工作板(5)顶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于工作板(5)顶端的放置支撑架(10),所述工作板(5)的顶端通过铰轴转动有液压油缸(8),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6)的侧端固定有u型架(7),所述液压油缸(8)的输出端转动于u型架(7)内,所述门型液压提升架(6)和放置支撑架(10)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部(2)均为履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板(4)的底端固定有牵引液压绞车(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多功能电力施工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5)通过多组螺栓固定于车架板(4)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