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边坡绿化,具体涉及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边坡复绿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裸露山体表面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还能够防止边坡表面因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导致的山体崩塌,而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交通、水利、矿山以及电力等建设项目而造成的裸露坡面数不胜数,其中矿山造成的裸露坡面范围较广、坡度较陡以及边坡岩层质地较硬等原因,导致复绿难度大,施工成本高;现有矿山边坡绿化方法种类繁多,技术方案日趋完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绿化防护方法(专利公开号:cn110754160a),包括以下步骤:边坡坡面清理与整平;测量放线;钻孔并安装锚钉;铺设铁丝网;安装厚度标识线并调节标识线的高度;喷射绿化基材;喷射含有植物种子的营养泥;覆盖无纺布及养护;设置导水管,能够有效提高现有边坡修复的施工效率。
2、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现有边坡的生态修复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边坡存在坡度较陡、坡面质地较硬且光滑以及坡面形状不规则等问题,边坡表面喷播的基质层无法有效附着在坡面,并且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脱落,使得绿化植物的根系难以固定于坡面并吸收水分,长此以往,绿化植物存活率并没有预期规划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基质层容易被雨水冲刷,不能有效固定在坡面,导致绿化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边坡以及设置在边坡表面的固定网格,所述固定网格由多件水平设置的横框组件以及多件倾斜设置的竖框组件组成,多件所述横框组件由坡顶朝坡脚方向间隔设置,多件所述竖框组件沿边坡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所述横框组件包括多件间隔设置的挡块,且任意相邻两件所述挡块之间相互铰接并在水平面内转动;任意相邻两件所述挡块之间的铰接处设有阻尼;每件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槽,且集水槽的底部朝边坡表面方向向下倾斜;任意相邻两件所述挡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且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挡块内的集水槽连通;
5、所述竖框组件包括多件间隔设置的阻挡壳体,且任意相邻两件所述阻挡壳体之间相互铰接并在竖向平面内转动;任意相邻两件所述阻挡壳体之间的铰接处设有阻尼;每件所述阻挡壳体远离边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孔;任意相邻两件所述阻挡壳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且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阻挡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横框组件、竖框组件相交处的阻挡壳体与相邻挡块之间通过波纹管相互连通。
6、进一步,每件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均逐渐朝边坡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每件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盛放槽;所述集水槽开设在盛放槽内,且集水槽的尺寸小于盛放槽;所述集水槽的上方覆盖有滤网。
7、进一步,每件所述挡块的侧表面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伸缩块,且伸缩块的自由端与相邻挡块铰接;所述横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挡块下方的金属丝;每件所述挡块均与金属丝滑动连接。
8、进一步,每件所述挡块朝向边坡的一侧表面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柔性填充件。
9、进一步,所述边坡的坡顶、坡脚以及坡面平台处均开设有排水沟,且排水沟沿边坡宽度方向设置;每件所述排水沟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水井;所述边坡的两侧均开设有截水沟,且截水沟由坡顶向坡脚方向设置;两件所述截水沟均与水井相互连通。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s1:坡面清理,对边坡坡面自上而下进行人工清坡,清除坡面危岩体和浮石;
12、s2:坡面钻孔,按照固定网格规划位置在指定地点开设多个孔位,清孔后灌注适量水泥砂浆,并安装锚杆,在固定网格内开设多个孔位,清孔后灌注适量水泥砂浆,并安装多件锚钉;
13、s3:横框组件与竖框组件安装并组成多个矩形养护区域,将相应位置的多件挡块、阻挡壳体与对应的锚杆固定连接,组成固定网格,在安装时调节第一固定网格、第二固定网格的形状,使得第一固定网格、第二固定网格表面与边坡表面相抵;
14、s4:安装木挡条,在养护区域内由坡顶朝坡脚方向安装多件木挡条,木挡条与锚钉通过铁丝进行绑扎固定;
15、s5:安装管状植生袋,将管状植生袋与锚钉通过铁丝进行绑扎固定,并水平放置在矩形养护区域内,每个矩形区域内设置多个管状植生袋,且多个管状植生袋由坡顶朝坡脚方向与木挡条交错间隔设置;
16、s6:开设植物生长孔,在任意相邻木挡条与管状植生袋之间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植物生长孔;
17、s7:安装铁丝网,在边坡表面安装铁丝网,铁丝网与坡面之间通过固网锚钉进行固定,铁丝网应当紧贴第一固定网格、第二固定网格表面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
18、s8:厚层基材喷播,将绿化基材、纤维、种植土及混合植物种子按设计比例依次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将拌合均匀的基材混合物倒入喷射机,并对边坡表面进行喷播,喷播时在喷口处用喷射泵,同时喷雾状水;
19、s9:在边坡相应位置开设截水沟以及排水沟。
20、进一步,所述管状植生袋填料由壤土、泥炭土、草纤维、谷壳、蛭石、有机肥、复合肥、草、花、灌木种子等组成,且管状植生袋与铁丝网之间通过铁丝绑扎固定。
21、进一步,所述铁丝网采用14#包塑镀锌铁丝网,铁丝丝径≥2mm,网孔尺寸为5cm×5cm。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发明在边坡表面设置固定网格,将边坡表面划分成多个矩形养护区域,有效减缓雨水冲刷边坡表面,并且横框组件以及竖框组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身形状,并紧贴边坡表面,能够适应大部分边坡表面,进一步减小雨水冲刷养护区域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将雨水收集并引流,并与排水沟以及截水沟相互配合,防止雨水堆积并腐蚀边坡表面,有效提高了养护区域内环境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24、2、通过设置木挡条、安装管状植生袋、铁丝网以及开设植物生长孔等方式,将养护区域又分隔为多个种植区域,进一步减小雨水对边坡表面的冲刷,有效提高养护区域以及固定网格的稳定程度,木挡条、横向网格与管状植生袋能够有效支撑喷播的厚层基材,将其堆积在上表面,当管状植生袋以及植物生长孔内的植物生长后,植物根系能够有效对基质层进行固结,两者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养护区域内的稳定性。
25、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1.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边坡(1)以及设置在边坡(1)表面的固定网格(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网格(2)由多件水平设置的横框组件(201)以及多件倾斜设置的竖框组件(202)组成,多件所述横框组件(201)由坡顶朝坡脚方向间隔设置,多件所述竖框组件(202)沿边坡(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件所述挡块(2011)的上表面均逐渐朝边坡(1)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每件所述挡块(201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盛放槽(6);所述集水槽(3)开设在盛放槽(6)内,且集水槽(3)的尺寸小于盛放槽(6);所述集水槽(3)的上方覆盖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件所述挡块(2011)的侧表面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伸缩块(7),且伸缩块(7)的自由端与相邻挡块(2011)铰接;所述横框组件(201)还包括设置在挡块(2011)下方的金属丝(8);每件所述挡块(2011)均与金属丝(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件所述挡块(2011)朝向边坡(1)的一侧表面均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柔性填充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1)的坡顶、坡脚以及坡面平台处均开设有排水沟(10),且排水沟(10)沿边坡(1)宽度方向设置;每件所述排水沟(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水井(12);所述边坡(1)的两侧均开设有截水沟(11),且截水沟(11)由坡顶向坡脚方向设置;两件所述截水沟(11)均与水井(12)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植生袋(15)填料由壤土、泥炭土、草纤维、谷壳、蛭石、有机肥、复合肥、草、花、灌木种子等组成,且管状植生袋(15)与铁丝网之间通过铁丝绑扎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陡不规则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网采用14#包塑镀锌铁丝网,铁丝丝径≥2mm,网孔尺寸为5cm×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