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26  7


本技术涉及金属冷切,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铅酸电池制造行业中,生产铅粉的铅粉机需要用100g左右的铅粒作原料,现有一种铅制粒机能在冷态下将金属锭直接分割成铅粒,以便制备铅粉使用。

2、再利用铅制粒机将铅锭分隔成铅粒时,需要先将铅锭送到输送台上然后输送至金属锭制粒机进行制粒操作,而由于没有专用的提升机,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搬运或采用叉车进行搬运的方式,不能实现全自动化,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生产效率也很低,且存在铅锭掉落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提升机,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搬运或采用叉车进行搬运的方式,不能实现全自动化,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生产效率也很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支撑立柱、通过第一滚珠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支撑立柱外壁上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顶部并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以带动第一连接板沿支撑立柱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支撑横柱,所述支撑横柱顶部通过第二滚珠直线导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带动第二连接板沿支撑横柱进行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连接有用于对金属锭夹取的机械手。

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顶部的减速机、与减速机相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在减速机输出端的主动链轮、啮合连接在主动链轮上的链条以及连接在链条两端的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下两端部。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通过l型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齿轮以及设置在支撑横柱外侧壁且与齿轮相啮合的矩形齿条。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手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板底部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驱动气缸、通过固定座铰接在固定板顶部且对称设置的对金属锭进行夹取的夹臂以及设置在驱动气缸与夹臂之间在驱动气缸带动下以实现两组夹臂运动并进行夹取的连接部件。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夹臂均包括通过固定座和连接轴铰接在固定板顶部的两组t型连接板以及设置在t型连接板远离固定座一端的夹爪。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爪内壁上设置有角钢。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驱动气缸输出端的推板、贯穿设置在推板上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两端部的连杆,其中,所述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t型连接板相铰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立柱、第一驱动部件、支撑横柱、第二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机械手分别沿着支撑立柱进行上下移动以及沿着支撑横柱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然后通过设置的机械手对金属锭进行夹取,从而能够方便有效的对金属锭进行搬运输送,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搬运或采用叉车进行搬运的方式,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很低的问题。

12、2、该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驱动气缸、夹臂以及连接部件的相互配合,驱动气缸上升后可自行锁定位置固定,在搬运过程中,只要推板不移动,两对夹爪即可实现对金属锭的自动锁定,不会掉落,以实现对金属锭的稳定夹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叉车进行搬运输送容易产生掉落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00)顶部的支撑立柱(200)、通过第一滚珠直线导轨(201)滑动连接在支撑立柱(200)外壁上的第一连接板(202)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200)顶部并与第一连接板(202)相连以带动第一连接板(202)沿支撑立柱(200)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部(300),所述第一连接板(202)上连接有支撑横柱(400),所述支撑横柱(400)顶部通过第二滚珠直线导轨(401)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02),所述第二连接板(402)上连接有带动第二连接板(402)沿支撑横柱(400)进行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部(500),所述第二连接板(402)底部连接有用于对金属锭夹取的机械手(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0)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200)顶部的减速机(301)、与减速机(301)相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302)、连接在减速机(301)输出端的主动链轮(303)、啮合连接在主动链轮(303)上的链条(304)以及连接在链条(304)两端的固定件(305),其中,所述固定件(30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2)上下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500)包括通过l型连接板(50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02)上的第二驱动电机(502)、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502)输出端的齿轮(503)以及设置在支撑横柱(400)外侧壁且与齿轮(503)相啮合的矩形齿条(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600)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02)底部的固定架(601)、设置在固定架(601)底部的固定板(602),所述固定板(602)顶部设置有驱动气缸(603)、通过固定座(604)铰接在固定板(602)顶部且对称设置的对金属锭进行夹取的夹臂(700)以及设置在驱动气缸(603)与夹臂(700)之间在驱动气缸(603)带动下以实现两组夹臂(700)运动并进行夹取的连接部件(8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夹臂(700)均包括通过固定座(604)和连接轴(605)铰接在固定板(602)顶部的两组t型连接板(701)以及设置在t型连接板(701)远离固定座(604)一端的夹爪(7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702)内壁上设置有角钢(7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800)包括设置在驱动气缸(603)输出端的推板(801)、贯穿设置在推板(801)上的转轴(802)以及设置在转轴(802)两端部的连杆(803),其中,所述连杆(803)远离转轴(802)的一端与t型连接板(701)相铰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锭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支撑立柱、滑动连接在支撑立柱外壁上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顶部的第一驱动部,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支撑横柱,支撑横柱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带动第二连接板沿支撑横柱进行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部,第二连接板底部连接有用于对金属锭夹取的机械手;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立柱、第一驱动部件、支撑横柱、第二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机械手分别沿着支撑立柱进行上下移动以及沿着支撑横柱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然后通过设置的机械手对金属锭进行夹取,从而能够方便有效的对金属锭进行搬运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安,周斌,谈德军,任兵,邓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凯仕腾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7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