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组织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25  6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运输,具体是病理组织运输箱。


背景技术:

1、病理组织运输箱是用于运送病理组织的箱体,一般需要冷链运输,现有的运输箱,大都是采用蓝冰袋冷藏运输,冰袋随着时间过去会逐渐融化,在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中,冷藏效果差。

2、针对上述缺陷,现有公告号为:cn215324511u的“一种缓震控温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利用制冷组件等方式来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升温损坏,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种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一是,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对装载病理组织的试管进行固定,导致多个试管之间容易碰撞或堆叠并损坏,具有放置不稳定的缺点,其二是,在运输过程中,多该装置所采用的缓震组件也难以对震动过程中,试管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解消耗,导致试管仍旧容易在冲击力下损坏,具有保护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病理组织运输箱,解决常见的运输箱难以有效的对试管进行固定以及保护的缺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组织运输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样品试管的放置腔;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放置腔内壁上,用于对装有样品的试管进行夹持固定;及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于所述放置腔底部内壁上,用于对试管进行顶起支撑与减震。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腔内壁上的多个固定环;设于所述固定环两侧内壁上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呈弧形结构设置;设于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固定环一侧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固定环之间滑动连接;设于所述固定环内壁与所述夹持板之间的夹持弹簧,且所述夹持弹簧套设于所述插接杆表面。

4、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腔底部内壁上的多个外套管,且所述外套管分别与所述固定环相对应;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内部的活塞,且所述活塞底部与所述放置腔内部组成密闭空间;设于所述活塞顶部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弧形的嵌合槽;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外套管底部内壁之间的支撑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固定环一侧内壁上设有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为海绵材料制成,且所述柔性垫层顶部远离所述夹持板一侧设有斜边。

6、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塞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一侧设有用于降温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放置腔之间设有多个环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部填充有水,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循环水泵。

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循环水泵之间电性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组织运输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利用固定组件对试管进行快速有效的夹持固定,防止试管在运输过程中脱落碰撞等情况发生,提高装置的运输稳定性;

11、其次,利用减震组件对试管底部进行支撑以及减震,能够将试管所受到的冲击力消耗,以此防止试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力过大而导致损坏等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01)远离所述固定环(2)一侧内壁上设有柔性垫层(202),所述柔性垫层(202)为海绵材料制成,且所述柔性垫层(202)顶部远离所述夹持板(201)一侧设有斜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01),所述活塞(4)两侧均设有限位块(401),且所述限位块(401)与所述限位槽(30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设有用于降温的换热器(102),所述换热器(102)与所述放置腔(101)之间设有多个环形的换热管(103),所述换热管(103)内部填充有水,所述换热管(103)内部设有循环水泵(1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理组织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设有控制面板(105),所述控制面板(105)分别与所述换热器(102)和循环水泵(104)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理组织运输箱,涉及医疗用品运输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样品试管的放置腔;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于放置腔内壁上,用于对装有样品的试管进行夹持固定;及减震组件,减震组件设于放置腔底部内壁上,用于对试管进行顶起支撑与减震。该种病理组织运输箱能够利用固定组件对试管进行快速有效的夹持固定,防止试管在运输过程中脱落碰撞等情况发生,提高装置的运输稳定性,利用减震组件对试管底部进行支撑以及减震,能够将试管所受到的冲击力消耗,以此防止试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力过大而导致损坏等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洁,莫云路,易小恋,单丽辉,关霞,雷秀娟,顾倩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6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