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盐碱地因为土壤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养分贫瘠等原因,被开垦利用后因植物幼苗建植困难,导致作物产量低下,造成盐碱地土壤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单纯一种改良措施很难达到改良盐碱地提质增效的目的,必须因地制宜,多举措配合使用来改良及利用盐碱地土壤资源。秸秆还田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较好,具有降低土壤容重,抑制盐碱地中深层盐分向土壤表层聚积,达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作用,并能在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的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对增进土壤脱盐和控制土壤返盐有良好效果。但是盐碱地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目前的秸秆直接还田使得土壤保墒能力降低,无法提供秸秆腐解所需的水分,造成秸秆腐解速度慢,抑制了土壤从秸秆分解过程中养分的吸收。另外,秸秆长时间在田间堆积,极易造成残留在秸秆中虫卵的孵化,引起虫害并降低作物产量。
2、目前对于秸秆还田的方法层出不穷,物理方法包括:将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破坏秸秆表层蜡质结构加快秸秆腐解,或通过喷淋等其他水利措施提供水分促进秸秆腐解,还可以进行深翻减少秸秆对表层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化学方法包括:添加不同菌剂以加快秸秆腐解,菌剂多数含有多种高代谢和强劲增殖能力的功能微生物,通过产生多种酶类促进秸秆降解,是加快农作物秸秆中有机物质分解和营养元素释放的微生物活体制剂。但以前的研究多为提前腐熟秸秆后还田或多次施加菌剂,上述方法单一繁琐,且有一些方法昂贵,可实施性不强,对秸秆腐解以及盐碱耕地改良效果缓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单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秸秆还田还会遇到因水分不足导致秸秆还田后土壤板结、土壤含氧量急剧下降等不利于作物幼苗成功定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单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时会遇到因水分不足导致秸秆还田后土壤板结、土壤含氧量急剧下降,不利于作物幼苗成功定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2、本发明的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3、一、在春季播种前,将液态秸秆腐解剂稀释100倍~200倍,然后与上一年秋季收获后遗留的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得到秸秆营养保墒包埋团块,将秸秆营养保墒包埋团块利用土壤旋耕机与盐碱地土壤进行混合,混合翻埋深度为10cm~20cm,玉米秸秆的还田量为5~10t/ha;然后利用播种机进行播种并同时施加底肥;
4、未稀释的液态秸秆腐解剂与上一年秋季收获后遗留的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0.007~0.0035):1;
5、二、在垄台中间铺设浅埋滴灌,滴灌带铺埋至土壤深度为1cm~2cm的位置,在作物的拔节期且作物抽穗前,将尿素水溶液利用浅埋滴灌带浇入土壤中以充分补充作物生长和秸秆腐解剂分解所需要的氮素,尿素的用量为300kg/ha~350kg/ha;后期根据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建成定植阶段的需水量以及秸秆营养保墒包埋团块的需水需求进行滴灌浇水。
6、本发明利用秸秆腐解剂和浅埋滴灌进行结合优化秸秆腐解形成秸秆营养保墒包埋团块,使秸秆养分释放率显著提升,增加盐碱地土壤养分,同时结合浅埋滴灌技术改善因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孔隙率变大,保墒能力减弱的不足,并在作物幼苗成功定植后的生长期提供秸秆腐解以及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更好的改善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同时节约灌溉用水,减少人力物力,节约种植投入成本。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对于盐碱耕地改良长期有效。
7、本发明通过利用秸秆腐解剂构造秸秆营养保墒包埋团块后还田,通过一次施加秸秆腐解剂并结合浅埋滴灌技术提供水分和作物生长期所需的氮肥,以达到促进秸秆腐解,优化秸秆还田质量的目的。添加秸秆腐解剂能够优化秸秆还田速度和质量,解决前期因秸秆还田造成土壤孔隙度增加致使土壤保墒能力减弱以及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实不易发芽的问题,但秸秆腐解以及秸秆腐解剂中菌类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环境,因此需要对田间进行不定时浇水,因此,本发明还配合浅埋滴灌提供充足的水分,可确保作物幼苗的成功定植及后续生长期作物根部的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快速改良盐碱地,提升作物的产量。同时通过浅埋滴灌还可将氮素等养分输入到盐碱地中,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1.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播种的种子为玉米种子或高粱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底肥用量为400kg/h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混合翻埋深度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腐解剂和土壤浅埋滴灌协同优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尿素的用量为300k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