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23  21


本技术属于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都被广泛的进行建造,建筑的好坏内部的建筑空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空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者生活的需求,通过各种不同建筑的主要要素以及形式所组成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统称,在进行建筑建造时,为了对建筑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通常是对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改变,建筑物建成后,它的空间形式就基本确定了,一般很难再作出改变。

2、目前建筑物建成普遍只能改变使用空间的平面大小,不能改变空间的形态,不能给居住这带来更好的空间体验感,相对对空间形态变化要求的居住着环境体验感差。

3、鉴于上述因素,特别设计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增加了建筑主体的透光性,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增强空间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沿着采光侧固定设有采光区,所述建筑主体的穹顶固定设置有对称式的屋顶,所述建筑主体的空间内沿着采光区设置有可移动式三维结构,所述采光区的上方设置有反光板。

3、进一步地,所述采光区由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构成,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形成凹字状。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独立窗口,所述独立窗口面积为所述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面积的五分之一。

5、进一步地,所述对称式的屋顶采用三角状、弧形状或是球形状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对称式的屋顶采用透明结构设置,且位于所述对称式的屋顶上设置有弧形贴壁,所述弧形贴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的多边形构成,每个首尾相连的多边形上均设置有与多边形匹配的玻璃层;

7、所述弧形贴壁的一端与建筑主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壁与建筑主体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包括拱弧门和轨道呈拱弧形,且所述拱弧门镶嵌在滑轨内沿着轨道滑动。

9、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分段设置,且每段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至少设置有3个拱弧门。

10、进一步地,所述拱弧门设置多个,所述拱弧门可折叠,拱弧门由大到小逐层设置。

11、进一步地,每层所述拱弧门的弧形面上均开设有倾斜的多边形孔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旋转的弧形贴壁能够改变空间效果,所述弧形贴壁的一端与建筑主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壁与建筑主体连接。

14、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增加使用效果,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包括拱弧门和轨道呈拱弧形,且所述拱弧门镶嵌在滑轨内沿着轨道滑动。

15、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高透光性,采用了对称式透明的屋顶结构,增加整体的采光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在使用状态下不仅实现透光更能够进行透风,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独立窗口,独立窗口面积为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面积的五分之一。

16、本实用新型不仅增加了建筑主体的透光性,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式三维结构增强空间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包括建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1)沿着采光侧固定设有采光区(2),所述建筑主体(1)的穹顶固定设置有对称式的屋顶(3),所述建筑主体(1)的空间内沿着采光区(2)设置有可移动式三维结构(7),所述采光区(2)的上方设置有反光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区(2)由第一透明窗板(5)和第二透明窗板(6)构成,第一透明窗板(5)和第二透明窗板(6)形成凹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窗板(5)和第二透明窗板(6)上设置有对称的独立窗口,所述独立窗口面积为所述第一透明窗板(5)和第二透明窗板(6)面积的五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式的屋顶(3)采用三角状、弧形状或是球形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式的屋顶(3)采用透明结构设置,且位于所述对称式的屋顶(3)上设置有弧形贴壁(4),所述弧形贴壁(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的多边形构成,每个首尾相连的多边形上均设置有与多边形匹配的玻璃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7)包括拱弧门(8)和轨道(9)呈拱弧形,且所述拱弧门(8)镶嵌在滑轨内沿着轨道(9)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7)分段设置,且每段所述可移动式三维结构(7)至少设置有3个拱弧门(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弧门(8)设置多个,所述拱弧门(8)可折叠,拱弧门(8)由大到小逐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拱弧门(8)的弧形面上均开设有倾斜的多边形孔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称式高透光多维空间结构,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沿着采光侧固定设有采光区,所述建筑主体的穹顶固定设置有对称式的屋顶,所述建筑主体的空间内沿着采光区设置有可移动式三维结构,所述采光区的上方设置有放光板,所述采光区由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构成,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形成凹字状,所述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独立窗口,所述独立窗口面积为所述第一透明窗板和第二透明窗板面积的五分之一。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宝,刘华文,杜思洋,王小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上柏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5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