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呼吸面罩,特别地涉及一种插管结构及面罩。
背景技术:
1、为满足面罩多样的使用环境,对于特定的面罩可能需要插接不同的医疗管道,例如插入氧气管道或麻醉气体的管道、用于测量内部气体压力的压力探头、内窥镜管、喂饲管等。为了便于插入管道,现有的面罩一般是在衬垫或者框架的侧部设置单独的管道接口,或者在弯管的折弯部分设置单独的插管口,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使得管道能够顺利进入面罩内部。因此这种单独设置的管道接口和插管口会使面罩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零件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管结构及面罩,用于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管结构,包括衬垫和框架,所述衬垫和所述框架通过配合相连形成通气腔体,所述插管结构还包括插管部,所述插管部包括设置在衬垫的侧壁上的第一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3、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可变形和/或可被破坏的结构,以使管道可从所述插管部中伸入所述通气腔体中。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其中一者包括盖板,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括管道插孔,
5、所述盖板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管道插孔;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盖板向着远离所述管道插孔的方向变形以暴露所述管道插孔,使得管道可伸入所述管道插孔中。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所述管道插孔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侧壁上,所述管道插孔位于所述盖板的内侧。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侧部与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之间设置有分离槽。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垫的内侧壁上的内侧密封壁以及所述内侧密封壁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的第一容纳槽;
9、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密封凸缘,所述密封凸缘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配合,所述管道插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引导孔;或者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引导孔。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插孔的内侧或外侧的止挡部以及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管道插孔之间的第二容纳槽,所述衬垫的内侧密封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12、所述止挡部上与所述管道插孔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止挡部的厚度方向的第二引导孔。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被破坏的第一薄胶层;或者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被破坏的第一薄胶层。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薄胶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内侧密封壁的厚度,所述第一薄胶层的厚度为0.4mm-1.2mm。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或所述内侧密封壁上设置有向着所述管道插孔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可插入所述管道插孔中。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硬质材料为pc、pp、abs或pa,所述衬垫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橡胶或凝胶;
17、所述凸台与所述衬垫的材料相同。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凸缘在所述框架的整个周向上延伸,或者
19、所述密封凸缘在所述框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装配凸起或装配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装配凸起或装配凹槽中的另一者;
21、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配合部的轴向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径向上覆盖有可被破坏的第二薄胶层覆盖。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薄胶层覆盖所述插接孔的内侧端部、所述插接孔的外侧端部或所述插接孔的内侧端部与外侧端部之间的部分。
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衬垫上用于与用户的鼻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用户的脸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或用于与用户的下颌部位接触的第三接触部上。
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衬垫上用于与用户的鼻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用户的脸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以及用于与用户的下颌部位接触的第三接触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上。
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侧,且关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在周向上依次相连;
26、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中的一个或两个上。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罩,包括上述的插管结构,还包括弯管,所述弯管与所述框架远离所述衬垫的一侧转动相连。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利用衬垫的上的第一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框架上且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来构建插管部,使管道可从插管部中伸入通气腔体中,因此无需在衬垫或框架上单独地设置独立用于连接管道的管道接口或插管口,使插管结构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并且零件的数量也相应地减少,从而成本可相应地降低;此外,由于插管部分别构造在衬垫和框架的配合处,因此插管部可同时兼顾由便于插入的功能以及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功能。
1.一种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垫和框架,所述衬垫和所述框架通过配合相连形成通气腔体,所述插管结构还包括插管部,所述插管部包括设置在衬垫的侧壁上的第一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其中一者包括盖板,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括管道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所述管道插孔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侧壁上,所述管道插孔位于所述盖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侧部与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之间设置有分离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垫的内侧壁上的内侧密封壁以及所述内侧密封壁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的第一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引导孔;或者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引导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插孔的内侧或外侧的止挡部以及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管道插孔之间的第二容纳槽,所述衬垫的内侧密封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被破坏的第一薄胶层;或者所述衬垫的外侧密封壁上与所述管道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被破坏的第一薄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胶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内侧密封壁的厚度,所述第一薄胶层的厚度为0.4mm-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或所述内侧密封壁上设置有向着所述管道插孔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可插入所述管道插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硬质材料为pc、pp、abs或pa,所述衬垫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橡胶或凝胶;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缘在所述框架的整个周向上延伸,或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装配凸起或装配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装配凸起或装配凹槽中的另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胶层覆盖所述插接孔的内侧端部、所述插接孔的外侧端部或所述插接孔的内侧端部与外侧端部之间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13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衬垫上用于与用户的鼻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用户的脸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或用于与用户的下颌部位接触的第三接触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13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衬垫上用于与用户的鼻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用户的脸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以及用于与用户的下颌部位接触的第三接触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侧,且关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在周向上依次相连;
18.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管结构,还包括进气管路连接结构,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结构用于与通气治疗设备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