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19  13


本技术属于导纱机构,具体为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


背景技术:

1、自动络筒机是一种用于纺织业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纱线或纤维捻合成纱线后,将其绕细圆筒上形成细纱筒。其中关键的导纱机构负责维持纱线在绕细圆筒过程中的张力。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是通过张力轮和张力槽实现的。纱线经过张力轮后,穿过张力槽,张力槽的形状和角度被精确设计,以确保纱线保持适当的张力。通过控制张力轮的转速和张力槽的尺寸,可以调整纱线的张力,使其适应不同的纺纱工艺和纱线类型。这种导纱机构能够有效地控制纱线的张力,提高纺纱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质量。

2、公告号为cn21732098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光缆渗水试验装置,包括纱筒以及塑膜,还包括塑封机构,塑封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相对于固定板转动设置的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相邻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塑膜,塑封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活动板靠拢固定板以夹持纱筒。该自动络筒机导纱机构,使用时,将塑膜分别贴在固定板与活动板相邻侧的侧壁上,将纱筒放在固定板上,液压缸驱使输出端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翻转,翻转的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向上移动,第三连杆带着活动板向固定板靠拢,直至活动板嵌合进固定板上的凹槽内停止,加热板通电加热塑膜,使活动板与固定板贴合处的塑膜熔化密封。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有以下问题:在以上专利文件中利用将纱筒放在固定板上,液压缸启动驱使输出端向下移动,通过连接座驱使第一连杆向下移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翻转,通过圆杆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同步翻转,翻转的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向上移动,第三连杆带着活动板向固定板靠拢,但是采用手动调节导纱机构的方式可能会由于调节不精准产生导纱过程中的故障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

4、为此提出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adss光缆本体试验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柱,底板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导纱基座,第一导纱基座靠近两组支撑柱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铸座,限位铸座上方设置有横杆。

4、进一步地,限位铸座中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滑杆,升降滑杆远离限位铸座一侧末端与横杆中部嵌套设置有衔接套,横杆与限位铸座相背离的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塞杆。

5、进一步地,升降滑杆远离衔接套一侧末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升降滑杆相背离的两侧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张力导纱盘。

6、进一步地,两组活塞杆远离横杆一侧末端与电动缸输出端连接,两组电动缸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纱基座两侧外表面上。

7、进一步地,两组张力导纱盘转动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磨砂层,磨砂层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制成。

8、进一步地,两组支撑柱靠近第一导纱基座一侧外表面上端分别限位设置有第二导纱基座,每组第二导纱基座前侧外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导纱盘,且转动导纱盘通过限位螺帽转动连接在第二导纱基座外表面上,转动导纱盘前侧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导纱杆,且第二导纱基座前侧外表面也对称设置有两组导纱杆,四组导纱杆远离第二导纱基座一侧末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触头。

9、进一步地,两组第二导纱基座对应的四组第二导纱基座和两组张力导纱盘表面分别贴近设置有一条细纱,且细纱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两组第二导纱基座对应的四组第二导纱基座和两组张力导纱盘表面合理调节。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当细纱通过两侧支撑柱上第二导纱基座时,利用第二导纱基座上转动设置的转动导纱盘上的导纱杆来调节细纱位置,同时通过在每组第二导纱基座上对称设置对应的另外两组导纱杆配合转动导纱盘上的导纱杆共同调节细纱位置,在每组导纱杆末端设置对应的限位触头可以防止细纱在对应导纱杆上跑脱造成导纱故障,转动导纱盘可以实时偏角转动使细纱位置产生变化,提高了该实用的有效性。

12、2、本实用新型中,当细纱通过两侧的导纱机构到达第一导纱基座上的主动导纱机构时,细纱穿过两组张力导纱盘上的磨砂层,两组张力导纱盘转动连接在转动杆上,转动杆又与升降滑杆转动连接,升降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导纱基座前侧固定连接的限位铸座上,当细纱位置产生变化时,张力导纱盘可以随着细纱位置变化产生一定角度转动,使细纱处于绷紧状态,有利于调节细纱的张力。

13、3、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滑杆的上端通过衔接套与横杆限位连接,横杆延伸到第一导纱基座两侧后与活塞杆连接,同时在第一导纱基座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缸,两组电动缸输出端与活塞杆连接,当电动缸启动时,可以带动活塞杆纵向运动,两组活塞杆带动横杆纵向运动,从而起到调节两组张力导纱盘位置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柱(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导纱基座(4),所述第一导纱基座(4)靠近两组所述支撑柱(2)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铸座(16),所述限位铸座(16)上方设置有横杆(6),所述第一导纱基座(4)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电动缸(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铸座(16)中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滑杆(18),所述升降滑杆(18)远离所述限位铸座(16)一侧末端与所述横杆(6)中部嵌套设置有衔接套(5),所述横杆(6)与所述限位铸座(16)相背离的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杆(18)远离所述衔接套(5)一侧末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与所述升降滑杆(18)相背离的两侧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张力导纱盘(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塞杆(15)远离所述横杆(6)一侧末端与所述电动缸(14)输出端连接,两组所述电动缸(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纱基座两侧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张力导纱盘(13)转动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磨砂层(17),所述磨砂层(17)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柱(2)靠近所述第一导纱基座(4)一侧外表面上端分别限位设置有第二导纱基座(8),每组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前侧外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导纱盘(9),且所述转动导纱盘(9)通过限位螺帽(1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外表面上,所述转动导纱盘(9)前侧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导纱杆(11),且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前侧外表面也对称设置有两组导纱杆(11),四组所述导纱杆(11)远离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一侧末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触头(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对应的四组所述第二导纱基座和两组所述张力导纱盘(13)表面分别贴近设置有一条细纱(7),且所述细纱(7)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两组所述第二导纱基座(8)对应的四组所述第二导纱基座和两组所述张力导纱盘(13)表面合理调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络筒机张力的导纱机构,涉及光缆试验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导纱机构是采用手动调节导纱机构的方式可能会由于调节不精准产生导纱过程中的故障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柱,底板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导纱基座,第一导纱基座靠近两组支撑柱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铸座,限位铸座上方设置有横杆。

技术研发人员:卢香兰,孙国华,韩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万洲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3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