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17  7


本技术主要涉及水泥熟料线重锤阀,具体为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水泥熟料生产线的预热器下料管翻板阀在传统设计中通常采用固定角度的重锤设计。

2、现有技术中描述的耐磨溜管衬板结构,包括灰仓,灰仓的两侧安装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安装有支撑柱,两支撑柱上分别转动连接在翻板的两侧,翻板的两侧安装有重锤杆。

3、上述技术中的生产线需要大量不同角度的翻板阀,导致发运空间和生产成本增加;定制角度阀门不利于流水线生产;角度调整不便,无法灵活适应不同预热器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一侧上表面外壁设有翻板阀后盖,所述翻板阀后盖两侧均设有配重锤杆,每个所述配重锤杆远离阀轴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移动组件,每个所述配重锤杆两侧外壁位于空腔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滑动槽,每个所述空腔内壁连接有齿条,每个所述配重锤杆上表面套设有重锤,每个所述重锤外壁位于配重锤杆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横向通槽,每个所述重锤位于通槽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内均设有固定组件,每个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重锤移动,每个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对移动组件固定。

4、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位于空腔内,每个所述固定块一端外壁均开设有相通的旋转通槽,每个所述旋转通槽内均设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两端均贯穿固定块外壁且延伸至配重锤杆外部与横向通槽内壁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中央处外壁套设固定有齿轮,每个所述齿轮的齿端延伸至旋转通槽外部且位于齿条上方每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旋转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槽的下方开设有与第二转动槽和固定块外壁相通的移动槽。

5、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块外壁均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外壁均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齿轮均与齿条啮合连接。

6、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蜗杆,每个所述第一蜗杆位于固定槽内,每个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贯穿重锤外壁且连接有旋转帽,每个所述第一蜗杆远离旋转帽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蜗杆,每个所述第二蜗杆外壁位于第一蜗杆处均套设固定有第一蜗轮,每个所述第二蜗杆的另一端贯穿横向通槽内壁且延伸至移动组件中的第二转动槽内,每个所述第二蜗杆位于第二转动槽内的一侧设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外壁位于第二蜗杆处均套设固定有第二蜗轮,每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延伸至移动组件中的移动槽中且连接有套筒。

7、优选的,每个所述旋转帽位于重锤外部,每个所述重锤位于第一蜗轮处均开设有与固定槽相通的第一转动槽,每个所述套筒底端穿出移动槽且延伸至固定块外壁与齿条齿间处插接。

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蜗杆均与固定槽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蜗轮均与第一蜗杆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蜗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蜗轮均与第二蜗杆啮合连接,每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与第二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套筒均与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中空壳体远离翻板阀后盖的一侧连接有翻板阀筒体,所述中空壳体外壁位于翻板阀后盖下方设有检修门,所述翻板阀后盖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阀轴,每个所述阀轴远离翻板阀筒体的一侧螺栓连接有配重锤杆。

10、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将阀轴的轴头设计成六角形状,以实现角度调节的功能,再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对移动组件进行位置固定,确保对不同角度的翻板阀时,可以通过调节重锤位置来确保配重锤杆的角度始终保持在同一角度范围内,从而可以灵活适应不同预热器设计要求。

11、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整体结构轴测图;

13、图2为本实用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切面图;

15、图4为本实用a处放大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包括中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1)一侧上表面外壁设有翻板阀后盖(102),所述翻板阀后盖(102)两侧均设有配重锤杆(2),每个所述配重锤杆(2)远离阀轴(104)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空腔(201),每个所述空腔(201)内均设有移动组件(4),每个所述配重锤杆(2)两侧外壁位于空腔(201)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滑动槽(202),每个所述空腔(201)内壁连接有齿条(203),每个所述配重锤杆(2)上表面套设有重锤(3),每个所述重锤(3)外壁位于配重锤杆(2)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横向通槽(303),每个所述重锤(3)位于通槽一侧开设有固定槽(301),每个所述固定槽(301)内均设有固定组件(5),每个所述移动组件(4)用于带动重锤(3)移动,每个所述固定组件(5)用于对移动组件(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固定块(401),每个所述固定块(401)位于空腔(201)内,每个所述固定块(401)一端外壁均开设有相通的旋转通槽(402),每个所述旋转通槽(402)内均设有转动杆(405),每个所述转动杆(405)两端均贯穿固定块(401)外壁且延伸至配重锤杆(2)外部与横向通槽(303)内壁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405)中央处外壁套设固定有齿轮(406),每个所述齿轮(406)的齿端延伸至旋转通槽(402)外部且位于齿条(203)上方每个所述固定块(401)远离旋转通槽(4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403),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槽(403)的下方开设有与第二转动槽(403)和固定块(401)外壁相通的移动槽(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块(401)外壁均与空腔(201)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405)外壁均与滑动槽(202)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齿轮(406)均与齿条(20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蜗杆(502),每个所述第一蜗杆(502)位于固定槽(301)内,每个所述第一蜗杆(502)的一端贯穿重锤(3)外壁且连接有旋转帽(501),每个所述第一蜗杆(502)远离旋转帽(501)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蜗杆(504),每个所述第二蜗杆(504)外壁位于第一蜗杆(502)处均套设固定有第一蜗轮(503),每个所述第二蜗杆(504)的另一端贯穿横向通槽(303)内壁且延伸至移动组件(4)中的第二转动槽(403)内,每个所述第二蜗杆(504)位于第二转动槽(403)内的一侧设有螺纹杆(506),每个所述螺纹杆(506)外壁位于第二蜗杆(504)处均套设固定有第二蜗轮(505),每个所述螺纹杆(506)底端延伸至移动组件(4)中的移动槽(404)中且连接有套筒(5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帽(501)位于重锤(3)外部,每个所述重锤(3)位于第一蜗轮(503)处均开设有与固定槽(301)相通的第一转动槽(302),每个所述套筒(507)底端穿出移动槽(404)且延伸至固定块(401)外壁与齿条(203)齿间处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蜗杆(502)均与固定槽(301)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蜗轮(503)均与第一蜗杆(502)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蜗杆(504)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槽(302)和第二转动槽(40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蜗轮(505)均与第二蜗杆(504)啮合连接,每个所述螺纹杆(506)顶端均与第二转动槽(403)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套筒(507)均与螺纹杆(506)外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1)远离翻板阀后盖(102)的一侧连接有翻板阀筒体(101),所述中空壳体(1)外壁位于翻板阀后盖(102)下方设有检修门(103),所述翻板阀后盖(102)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阀轴(104),每个所述阀轴(104)远离翻板阀筒体(101)的一侧螺栓连接有配重锤杆(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重锤杆连接结构,涉及水泥熟料线重锤阀领域,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一侧上表面外壁设有翻板阀后盖,翻板阀后盖两侧均设有配重锤杆,配重锤杆远离阀轴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均设有移动组件,配重锤杆两侧外壁位于空腔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滑动槽,空腔内壁连接有齿条,配重锤杆上表面套设有重锤,重锤外壁位于配重锤杆处均开设有相通的横向通槽,通过将阀轴的轴头设计成六角形状,以实现角度调节的功能,再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对移动组件进行位置固定,确保对不同角度的翻板阀时,可以通过调节重锤位置来确保配重锤杆的角度始终保持在同一角度范围内,从而可以灵活适应不同预热器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才,马锋,徐学慧,毕文利,吴德进,潘胡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2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