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叠层式注射模具是一种高效、快捷、节能的新型注射模具,在我国已逐渐开始推广使用。与常规模具不同的是,叠层式注射模具的型腔是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层面上的,呈重叠式排列,即相当于是将多副模具叠放组合在一起。
2、中国专利cn208664285u提出了叠层式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分别对热流道各分流道的流量进行精确调节,可通过内六角扳手从分型面对流道流量调节螺栓进行流量调整,适用于模具进行试模时的流量调节。但是该装置中,流量调节杆通过螺纹与分型面相连接,容易导致流量调节杆与分型面的密封效果较差,其次,流量调节杆在熔体冲击下会进行晃动,导致调节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该装置通过转杆以及滑动杆的设置,使得通过转杆可以螺纹杆可以带动滑动块进行左右移动,调节流量调节杆的移动,有效提高流量调节杆与中模座的连接效果以及密封效果,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2、该装置设置了连接块以及限位座,连接块通过复位弹簧以及卡珠在限位座内部限制转动,从而可以有效限制转杆的转动,有效提高转杆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包括:上模座、中模座以及下模座,所述中模座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道,所述中模座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珠,所述卡珠与连接块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
4、所述中模座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杆,所述流量调节杆与热流道相配合,所述滑动块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内螺纹。
5、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热流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液道,所述进液道与下模座相配合,使得分流道可以贯穿下模座向下延伸。
6、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进液道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形成分型面,熔融塑料通过进液道进入热流道中,热流道通过喷嘴进入模具中。
7、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滑动块的横截面设置为方形,限制滑动块的转动。
8、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限位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卡珠相配合,可以有效限制转杆的晃动。
9、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转杆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杆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杆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转杆可以带动滑动块进行左右移动。
10、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便于带动转杆进行转动。
11、根据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上模座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凸模,所述中模座的上侧壁设置有上凹模,所述上凸模与上凹模之间相配合,形成上注塑腔,所述下模座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凸模,所述中模座的下侧壁设置有下凹模,所述下凸模与下凹模之间相配合,形成下注塑腔。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中模座(2)以及下模座(3),所述中模座(2)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道(6),所述中模座(2)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座(4),所述限位座(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块(502),所述连接块(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珠(503),所述卡珠(503)与连接块(502)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6)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液道(601),所述进液道(601)与下模座(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道(601)设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3)之间形成分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7)的横截面设置为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卡槽(401),所述限位卡槽(401)与卡珠(50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05),所述转杆(5)通过内螺纹(505)与螺纹杆(70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模具热流道流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凸模(101),所述中模座(2)的上侧壁设置有上凹模(202),所述上凸模(101)与上凹模(202)之间相配合,所述下模座(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凸模(301),所述中模座(2)的下侧壁设置有下凹模(203),所述下凸模(301)与下凹模(203)之间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