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14  10


本发明属于吹塑机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


背景技术:

1、吹塑机是用于吹制各种中空塑料容器的装备,由于中空塑料容器的例子枚不胜举,因而申请人不再具体举及。模头是吹塑机的重要部分,甚至可以称为核心部分。当吹制成型的塑料中空容器的壁体为单一料、双层料或多层料时,模头结构会相应改变,更具体地讲,模头结构体系的射料机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近年来,复合型中型散装容器(“ibc桶”也称“ibc吨桶”)之所以在存储和运输液体方面的用量不断增长,这是因为ibc桶由高分子量聚乙烯内容器和外部金属框架组合而成而使其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和卫生性能好的特点,并且适用化工行业运输涂料、油漆、树脂、化学溶剂;食品行业用于存储和运输食用油、饮料、调味品;医药行业用于存储和运输药品、医疗用品;农业和畜牧业,用于存储和运输农药、化肥、饲料之类的农用物资;物流和运输行业用于包半和运输液体燃料、润滑油等;等等。总之ibc桶因其容量大、防潮、防锈、防腐等特点而在众多行业受到青睐,是现代仓储、运输的必备工具。

3、为了改善高分子量聚乙烯内容器的物化性能,通常以hmwpe4261a/basf(巴斯夫)料即以高分子量聚乙烯与热塑性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作为ibc桶的材料。为了获得这种材料的中空塑料容器(即ibc容器),则需要相应结构的模头保障,也就是说由模头结构体系的射料机构来保障两种不同的料按各自的比例由各自的流道并驾齐驱地进入储料腔实现共混,而后从口模模头挤出熔坯至吹塑机的模具内,由吹塑机的吹胀机构(也称吹气机构或吹针机构)将前述模具内的容坯吹胀成型为ibc容器。

4、此外,由于壁厚的一致性是ibc桶的严苛要求,因而如果按照常规的模头结构为吹胀成型模具提供熔坯,由于模头结构体系的部件的转动因素而会在熔坯上产生螺旋纹,最终使吹胀成型的ibc桶的壁厚有失一致性。然而,合理结构的熔体流道是可以消除螺旋纹的。

5、cn106003665b推荐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虽然能兑现在其说明书第0019段归纳的三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尤其是通过分别设置在中间导流套以及内导流套上的各一对呈180°间隔分布的中间导流套导流槽以及内导流套导流槽而使塑料熔体分成内、外层的状态引至储料筒腔,确保塑料熔体壁厚的均匀性,最终使吹胀成型的中空塑料容器的壁厚趋于均匀,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两种不同的料是由塑料熔体导入连接头导入引料管,再由引料管向下引导至分流盘(包括有上分流盘和下分流盘),因而使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化,因为推料顶杆与引料管两者各司其责而不能将两者的功能兼并在一起,又因为需要额外配备导料管压盖将导料管与储料筒固定连接盖固定,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导料管会产生晃动,影响将料准确导入分流盘上的分流盘导流槽内;其二,由于该专利是为了满足所要加工出的(即最终吹胀成型出的)容器的内外壁的材料不同的要求而设计的,因而将射料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中间导流套的高度方向的下部设计为显著缩进于内、外导流套之间,以确保由两种不同材料形成的熔体(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的熔体)在离开中间导流套的下部与内、外导流套之间的区域后各自分别沿着内导流套的外壁以及外导流套的内壁向储料筒的储料筒腔内流动,然而这种内、中、外导流套的结构设计对于需要将两种不同材料实施共混均匀的情形而言是无法奏效的,所谓的共混均匀情形恰好与前述相反地使两种不同材料的熔体先分别从中间导流套的内壁与内导流套的外壁之间的熔体流动隙道以及从中间导流套的外壁与外导流套的内壁之间的熔体隙道向下流动,并且两种熔体在流离内、外导流套的下部后继而循着中间导流套以趋于共混均匀汇合状态进入储料筒的储料筒腔内,以尽可能在储料筒腔内使两种熔体体现良好的混合均匀效果。所以必须对内、中、外导流套之间的结构关系作实质性的改变;其三,由于储料芯的外壁以及储料筒的内壁上不免会存在熔体粘附情形,而该专利的射料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内导流套以及外导流套不具有分别对储料芯的外壁及储料筒的内壁上粘附的熔体清除的功能,尤其是在相对长的停机时间内先前粘附的熔体会产生垢化趋势,在再次开机时,脱落的垢化料会对开始的若干个熔坯产生影响,最终对开始的若干个吹胀成型的熔体的质量产生影响(出现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两种不同的熔融料良好地共混均匀而得以满足所要吹胀成型的容器的质量要求、有利于使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对应于熔融料进料孔处的推料顶杆兼作引料管并能直接向分流盘引料而得以简化结构、有益于仅由一个分流盘实现对两种熔体分流而得以减少零部件数目、有便于对储料芯的外壁以及对储料筒的内壁上粘附的熔体实施清洁而得以避免垢化物对成型出的容器造成瑕疵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

2、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包括一储料芯、一储料筒和一射料机构,储料筒位于储料芯外,在该储料筒的上端配有一储料筒盖,该储料筒盖支承于储料筒盖支承平台上,在储料筒盖上并且围绕储料筒盖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相隔180°的状态开设有一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以及一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所述射料机构包括推料顶杆下固定盘、一组推料顶杆、熔融料过渡盘、分流盘、导流套引料盘、内导流套、中间导流套和外导流套,一组推料顶杆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并且上端与推料顶杆驱动机构连接,而下端在穿过所述储料筒盖后与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固定,在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对应于所述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并且在与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引入孔,该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引入孔通过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纵向中心引料孔与开设在熔融料过渡盘上的并且贯穿熔融料过渡盘的厚度方向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一熔体通孔相通,而在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对应于所述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并且在与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引入孔,该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引入孔通过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纵向中心引料孔与开设在熔融料过渡盘上的并且同样贯穿熔融料过渡盘的厚度方向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二熔体通孔相通,熔融料过渡盘位于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的下方,分流盘位于熔融料过渡盘的下方,在该熔融料过渡盘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和一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的两端端部各构成有一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的两端端部各构成有一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以及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贯穿分流盘的厚度方向,所述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一熔体通孔与所述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相通,而所述熔融料过渡盘第二熔体通孔与所述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相通,导流套引料盘位于分流盘的下方并且同时与内导流套、中间导流套和外导流套的上端面固定,在该导流套引料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导流套引料盘的厚度方向的并且与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相通的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而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对同样贯穿导流套引料盘的厚度方向的并且以隔离状态对应于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的外侧的与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相通的引料盘第二熔融料导出孔,内导流套容纳于中间导流套的中间导流套腔内,在该内导流套的外壁上构成有位置彼此前后对应的并且凹陷于内导流套的外表面的一对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一对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的居中位置的上方构成为与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相通的用于将熔体引入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内的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在内导流套的内导流套腔的腔壁的下部并且围绕内导流套腔腔壁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所述储料芯的外壁贴触的一组储料芯刮料清洁肋,中间导流套容纳于外导流套的外导流套腔内,在该中间导流套的外壁上构成有位置彼此前后对应的并且凹陷于中间导流套的外表面的一对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一对中间导流槽的居中位置的上方构成为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相通的用于将熔体引入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内的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所述的引料盘第二熔融料导出孔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中间导流套的上表面并且在对应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的位置开设有熔体借道缺口,该熔体借道缺口与所述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相对应并且同时与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以及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相通,外导流套容纳在储料筒的储料筒腔内,在该外导流套的外壁的下部并且围绕外导流套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储料筒腔的腔壁贴触的一组储料筒内壁刮料清洁肋;所述中间导流套的下端伸展到内、外导流套的下方并且该中间导流套的下端的纵截面形状呈菱形。

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储料芯通过孔,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熔融料过渡盘储料芯通过孔,在所述分流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分流盘储料芯通过孔,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导流套引料盘储料芯通过孔,所述内导流套的上端面、导流套引料盘、分流盘、熔融料过渡盘以及推料顶杆下固定盘依次形成自下而上的叠置关系并且上下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储料芯外,在所述储料筒的储料筒盖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储料芯上端配合孔,所述储料芯的上端向上途经该储料芯上端配合孔探出储料筒盖的上表面并且由储料芯上端锁定螺母锁定。

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储料芯通过孔、熔融料过渡盘储料芯通过孔、分流盘储料芯通过孔、导流套引料盘储料芯通过孔以及所述内导流套的内导流套腔的直径是相同的。

5、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所述内导流套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导流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为第一熔融料流落通道,而由所述中间导流套的外壁与所述外导流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为第二熔融融料流落通道;所述储料筒的储料筒腔的下部的空间构成为储料筒存料腔;在所述储料筒盖支承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储料筒盖的位置开设有一支承盘螺纹配合孔,在对应该支承盘螺纹配合孔的位置螺纹配合有一支承盘,储料筒盖的四周通过间隔分布的储料筒盖支承固定螺钉与支承盘固定。

6、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上并且围绕导流套引料盘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内导流套固定螺钉、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以及外导流套固定螺钉,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位于内导流套固定螺钉的外侧,外导流套固定螺钉位于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的外侧;在所述内导流套的上表面围绕内导流套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内导流套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在所述中间导流套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在所述中间导流套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相对应的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在所述外导流套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外导流套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外导流套固定螺钉孔,所述内导流套固定螺钉与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固定,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与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固定,所述外导流套固定螺钉与外导流套固定螺钉孔固定。

7、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上并且围绕推料顶杆下固定盘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分流盘固定螺钉以及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分流盘固定螺钉位于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的外侧,而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位于分流盘固定螺钉的外侧,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上围绕熔融料过渡盘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内固定螺钉通孔、与所述分流盘固定螺钉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中间螺钉通孔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外过渡螺钉通孔,在所述分流盘上围绕分流盘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分流盘内固定螺钉通孔、与所述分流盘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分流盘固定螺钉孔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分流盘外过渡螺钉通孔;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上围绕导流套引料盘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孔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孔,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由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的熔融料过渡盘内固定螺钉通孔以及分流盘内固定螺钉通孔后旋入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孔内,所述的分流盘固定螺钉由上向下穿过熔融料过渡盘中间螺钉通孔后旋入分流盘固定螺钉孔内,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由上向下依次旋入所述熔融料过渡盘外过渡螺钉通孔以及分流盘外过渡螺钉通孔后旋入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孔。

8、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上并且围绕熔融料过渡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有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和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该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与开设在所述分流盘上的并且分别与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相对应的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孔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孔固定;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还设置有一对位销轴,该对位销轴的上端探出熔融料过渡盘的上表面并且探入开设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上的对位销轴上探入孔内,而对位销轴的下端探出熔融料过渡盘的下表面并且探入开设在所述分流盘上的对位销轴下探入孔内。

9、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储料筒的下部连接有模套机构,该模套机构包括一模套座、一外口模、一外口模连接盘和一连接压环,模套座的上端与储料筒的下端相配接,在模套座的下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模套座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压环固定连接法兰,连接压环位于压环固定连接法兰的下方的位置并且通过间隔分布的连接压环固定螺钉与压环固定连接法兰固定,,外口模的上部通过外口模固定螺钉与外口模连接盘固定,而该外口模连接盘的圆周方向的外边缘部位的底部支承在连接压环的连接压环腔底壁上;所述储料芯的下端伸展到模套座的模套座腔内,并且在储料芯的储料芯纵向中心孔内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中心拉杆,该中心拉杆的上端伸展到储料芯的上方并且途经所述的推料顶杆驱动机构继而向上伸展而与推料顶杆驱动机构的上方的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连接,中心拉杆的下端伸出储料芯并且配设有一内模机构,该内模机构包括随所述中心拉杆升降的一导向套、一内口模和一内口模限定螺母,导向套位于内口模的上方并且由间隔分布的导向套连接螺钉与内口模的顶部连接,内口模限定螺母位于内口模的内口模腔内并且与伸展到内口模腔内的中心拉杆的下端端部固定,其中,导向套的外壁与所述外口模的上部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与所述储料筒存料腔相通的熔体过渡流道,而内口模的外壁与外口模的下部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熔体引出流道。

10、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料顶杆驱动机构包括推料顶杆油缸缸体、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推料顶杆下缸盖、推料顶杆活塞和中心拉杆隔套,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与推料顶杆油缸缸体的上端固定,推料顶杆下缸盖与推料顶杆油缸缸体的下端固定,推料顶杆活塞设置在推料顶杆油缸缸体的推料顶杆油缸缸体活塞腔内,中心拉杆隔套的上端伸展到推料顶杆活塞的上方并且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固定,而中心拉杆隔套的下端支承在推料顶杆下缸盖上,并且该中心拉杆隔套的上端外壁以及下端外壁各通过密封圈分别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以及推料顶杆下缸盖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推料顶杆活塞的中央位置通过推料顶杆活塞密封圈与中心拉杆隔套的外壁形成上下滑动的密封配合关系;所述的一组推料顶杆的上端途经所述推料顶杆下缸盖上的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进入所述推料顶杆油缸缸体活塞腔内并且与推料顶杆活塞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其中,在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推料顶杆密封配合的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密封圈;所述中心拉杆的上端依次由下向上穿过推料顶杆下缸盖的中央位置的下缸盖中心拉杆孔以及中心拉杆隔套的中心拉杆隔套中心孔后继而向上与所述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连接;其中,在对应于所述推料顶杆下缸盖的下方的位置通过撑杆盘固定螺钉固定有一支撑盘,在该支撑盘与所述储料筒盖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11、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包括拉杆作用油缸缸体、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拉杆上下升降活塞以及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和调整螺套锁定螺母,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与拉杆作用油缸缸体的上端固定,而拉杆作用油缸缸体的下端支承在兼作拉杆作用油缸下缸盖的所述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上,并且该拉杆作用油缸缸体的上端内壁以及下端内壁各通过拉杆作用油缸缸体密封圈分别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以及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形成密封,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设置在拉杆作用油缸缸体的拉杆作用油缸缸体活塞腔内,并且该拉杆上下升降活塞通过拉杆上下升降活塞密封圈与拉杆作用油缸缸体活塞腔的腔壁形成密封,其中,拉杆上下升降活塞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向下延伸有一升降活塞下配合端,该升降活塞下配合端以上下滑动状态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的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中心孔密封配合,拉杆上下升降活塞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向上延伸有一升降活塞上配合端,该升降活塞上配合端以上下滑动状态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的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中心孔密封配合,所述中心拉杆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拉杆上下升降活塞的拉杆上下升降活塞中心孔伸展到所述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的上方,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在对应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的上方的位置与中心拉杆的上端固定,并且由活塞连接螺钉与所述升降活塞上配合端连接,调整螺套锁定螺母在对应于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的上方的位置与中心拉杆螺纹配合。

1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射料机构的结构体系中的内导流套以及中间导流套的外壁上并且位于前后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了一对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和一对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以及将中间导流套的下端伸展到内、外导流套的下方并且将其下端的纵截面形状设计成菱形,因而能满足将两种不同的熔融料良好地引入储料筒的储料筒腔的储料筒存料腔,并且满足两种不同熔融料的均匀共混要求,保障所要吹胀成型的容器的质量;之二,由于利用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其中两根推料顶杆同时起到引料管的作用,因而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额外配备独立的引料管,十分有利于简化结构;之三,由于在内导流套的内导流套腔的腔壁的下部构成有一组储料芯刮料清洁肋,因而可对储料芯的下端的外壁实施清洁,又由于在外导流套的下部外壁上构成有一组储料筒内壁刮料清洁肋,因而能对储料筒的下端的内壁实施清洁,避免熔融料形成垢化物对最终成型出的容器造成瑕疵;之四,由于相对于已有技术仅需使用一个分流盘,因而得以进一步简化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包括一储料芯(1)、一储料筒(2)和一射料机构(3),储料筒(2)位于储料芯(1)外,在该储料筒(2)的上端配有一储料筒盖(21),该储料筒盖(21)支承于储料筒盖支承平台(213)上,在储料筒盖(21)上并且围绕储料筒盖(21)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相隔180°的状态开设有一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211)以及一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212),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料机构(3)包括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一组推料顶杆(32)、熔融料过渡盘(33)、分流盘(34)、导流套引料盘(35)、内导流套(36)、中间导流套(37)和外导流套(38),一组推料顶杆(32)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并且上端与推料顶杆驱动机构(4)连接,而下端在穿过所述储料筒盖(21)后与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固定,在一组推料顶杆(32)中的对应于所述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211)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并且在与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21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引入孔(321),该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引入孔(321)通过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纵向中心引料孔(3211)与开设在熔融料过渡盘(33)上的并且贯穿熔融料过渡盘(33)的厚度方向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一熔体通孔(331)相通,而在一组推料顶杆(32)中的对应于所述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212)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并且在与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2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引入孔(322),该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引入孔(322)通过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纵向中心引料孔(3221)与开设在熔融料过渡盘(33)上的并且同样贯穿熔融料过渡盘(33)的厚度方向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二熔体通孔(332)相通,熔融料过渡盘(33)位于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的下方,分流盘(34)位于熔融料过渡盘(33)的下方,在该熔融料过渡盘(33)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1)和一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2),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1)的两端端部各构成有一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411),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2)的两端端部各构成有一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421),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411)以及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421)贯穿分流盘(34)的厚度方向,所述的熔融料过渡盘第一熔体通孔(331)与所述过渡盘第一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1)相通,而所述熔融料过渡盘第二熔体通孔(332)与所述过渡盘第二熔融料半圆弧形分流槽(342)相通,导流套引料盘(35)位于分流盘(34)的下方并且同时与内导流套(36)、中间导流套(37)和外导流套(38)的上端面固定,在该导流套引料盘(35)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411)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导流套引料盘(35)的厚度方向的并且与分流槽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411)相通的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51),而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421)的位置开设有一对同样贯穿导流套引料盘(35)的厚度方向的并且以隔离状态对应于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51)的外侧的与分流槽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421)相通的引料盘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52),内导流套(36)容纳于中间导流套(37)的中间导流套腔(372)内,在该内导流套(36)的外壁上构成有位置彼此前后对应的并且凹陷于内导流套(36)的外表面的一对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61),一对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61)的居中位置的上方构成为与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61)相通的用于将熔体引入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61)内的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3611),在内导流套(36)的内导流套腔(362)的腔壁的下部并且围绕内导流套腔腔壁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所述储料芯(1)的外壁贴触的一组储料芯刮料清洁肋(3621),中间导流套(37)容纳于外导流套(38)的外导流套腔(382)内,在该中间导流套(37)的外壁上构成有位置彼此前后对应的并且凹陷于中间导流套(37)的外表面的一对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71),一对中间导流槽(371)的居中位置的上方构成为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71)相通的用于将熔体引入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371)内的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3711),所述的引料盘第二熔融料导出孔(352)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3711)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中间导流套(37)的上表面并且在对应于中间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3711)的位置开设有熔体借道缺口(373),该熔体借道缺口(373)与所述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51)相对应并且同时与引料盘第一熔融料导出孔(351)以及内导流套人字形导流槽纵向进料凹槽(3611)相通,外导流套(38)容纳在储料筒(2)的储料筒腔(22)内,在该外导流套(38)的外壁的下部并且围绕外导流套(38)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储料筒腔(22)的腔壁贴触的一组储料筒内壁刮料清洁肋(381);所述中间导流套(37)的下端伸展到内、外导流套(36、38)的下方并且该中间导流套(37)的下端的纵截面形状呈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储料芯通过孔(311),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3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熔融料过渡盘储料芯通过孔(333),在所述分流盘(34)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分流盘储料芯通过孔(343),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35)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导流套引料盘储料芯通过孔(353),所述内导流套(36)的上端面、导流套引料盘(35)、分流盘(34)、熔融料过渡盘(33)以及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依次形成自下而上的叠置关系并且上下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储料芯(1)外,在所述储料筒(2)的储料筒盖(2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储料芯上端配合孔(214),所述储料芯(1)的上端向上途经该储料芯上端配合孔(214)探出储料筒盖(21)的上表面并且由储料芯上端锁定螺母(11)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储料芯通过孔(311)、熔融料过渡盘储料芯通过孔(333)、分流盘储料芯通过孔(343)、导流套引料盘储料芯通过孔(353)以及所述内导流套(36)的内导流套腔(362)的直径是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内导流套(36)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导流套(37)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为第一熔融料流落通道(39a),而由所述中间导流套(37)的外壁与所述外导流套(38)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为第二熔融融料流落通道(39b);所述储料筒(2)的储料筒腔(22)的下部的空间构成为储料筒存料腔(221);在所述储料筒盖支承平台(213)上并且在对应于储料筒盖(21)的位置开设有一支承盘螺纹配合孔(2131),在对应该支承盘螺纹配合孔(2131)的位置螺纹配合有一支承盘(21311),储料筒盖(21)的四周通过间隔分布的储料筒盖支承固定螺钉(215)与支承盘(2131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35)上并且围绕导流套引料盘(35)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内导流套固定螺钉(354a)、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以及外导流套固定螺钉(354c),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位于内导流套固定螺钉(354a)的外侧,外导流套固定螺钉(354c)位于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的外侧;在所述内导流套(36)的上表面围绕内导流套(36)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内导流套固定螺钉(354a)相对应的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63),在所述中间导流套(37)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相对应的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63),在所述中间导流套(37)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相对应的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74),在所述外导流套(38)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外导流套固定螺钉(354c)相对应的外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83),所述内导流套固定螺钉(354a)与内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63)固定,所述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354b)与中间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74)固定,所述外导流套固定螺钉(354c)与外导流套固定螺钉孔(38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上并且围绕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分流盘固定螺钉(313)以及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分流盘固定螺钉(313)位于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的外侧,而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位于分流盘固定螺钉(313)的外侧,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33)上围绕熔融料过渡盘(33)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内固定螺钉通孔(334)、与所述分流盘固定螺钉(313)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中间螺钉通孔(335)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相对应的熔融料过渡盘外过渡螺钉通孔(336),在所述分流盘(34)上围绕分流盘(34)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相对应的分流盘内固定螺钉通孔(344)、与所述分流盘固定螺钉(313)相对应的分流盘固定螺钉孔(345)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相对应的分流盘外过渡螺钉通孔(346);在所述导流套引料盘(35)上围绕导流套引料盘(35)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相对应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孔(355)以及与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相对应的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孔(356),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312)由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的熔融料过渡盘内固定螺钉通孔(334)以及分流盘内固定螺钉通孔(344)后旋入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内固定螺钉孔(355)内,所述的分流盘固定螺钉(313)由上向下穿过熔融料过渡盘中间螺钉通孔(335)后旋入分流盘固定螺钉孔(345)内,所述的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314)由上向下依次旋入所述熔融料过渡盘外过渡螺钉通孔(336)以及分流盘外过渡螺钉通孔(346)后旋入所述导流套引料盘外固定螺钉孔(3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33)上并且围绕熔融料过渡盘(3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有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337a)和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337b),该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337a)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337b)与开设在所述分流盘(34)上的并且分别与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337a)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337b)相对应的分流盘内圈固定螺钉孔以及分流盘外圈固定螺钉孔固定;在所述熔融料过渡盘(33)还设置有一对位销轴(338),该对位销轴(338)的上端探出熔融料过渡盘(33)的上表面并且探入开设在所述推料顶杆下固定盘(31)上的对位销轴上探入孔(315)内,而对位销轴(338)的下端探出熔融料过渡盘(33)的下表面并且探入开设在所述分流盘(34)上的对位销轴下探入孔(347)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料筒(2)的下部连接有模套机构(5),该模套机构(5)包括一模套座(51)、一外口模(52)、一外口模连接盘(53)和一连接压环(54),模套座(51)的上端与储料筒(2)的下端相配接,在模套座(51)的下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模套座(5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压环固定连接法兰(511),连接压环(54)位于压环固定连接法兰(511)的下方的位置并且通过间隔分布的连接压环固定螺钉(541)与压环固定连接法兰(511)固定,,外口模(52)的上部通过外口模固定螺钉(521)与外口模连接盘(53)固定,而该外口模连接盘(53)的圆周方向的外边缘部位的底部支承在连接压环(54)的连接压环腔底壁上;所述储料芯(1)的下端伸展到模套座(51)的模套座腔内,并且在储料芯(1)的储料芯纵向中心孔(13)内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中心拉杆(12),该中心拉杆(12)的上端伸展到储料芯(1)的上方并且途经所述的推料顶杆驱动机构(4)继而向上伸展而与推料顶杆驱动机构(4)的上方的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6)连接,中心拉杆(12)的下端伸出储料芯(1)并且配设有一内模机构(7),该内模机构(7)包括随所述中心拉杆(12)升降的一导向套(71)、一内口模(72)和一内口模限定螺母(73),导向套(71)位于内口模(72)的上方并且由间隔分布的导向套连接螺钉(711)与内口模(72)的顶部连接,内口模限定螺母(73)位于内口模(72)的内口模腔(721)内并且与伸展到内口模腔(721)内的中心拉杆(12)的下端端部固定,其中,导向套(71)的外壁与所述外口模(52)的上部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与所述储料筒存料腔(221)相通的熔体过渡流道(712),而内口模(72)的外壁与外口模(52)的下部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熔体引出流道(7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顶杆驱动机构(4)包括推料顶杆油缸缸体(41)、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推料顶杆下缸盖(43)、推料顶杆活塞(44)和中心拉杆隔套(45),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与推料顶杆油缸缸体(41)的上端固定,推料顶杆下缸盖(43)与推料顶杆油缸缸体(41)的下端固定,推料顶杆活塞(44)设置在推料顶杆油缸缸体(41)的推料顶杆油缸缸体活塞腔(411)内,中心拉杆隔套(45)的上端伸展到推料顶杆活塞(44)的上方并且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固定,而中心拉杆隔套(45)的下端支承在推料顶杆下缸盖(43)上,并且该中心拉杆隔套(45)的上端外壁以及下端外壁各通过密封圈分别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以及推料顶杆下缸盖(43)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推料顶杆活塞(44)的中央位置通过推料顶杆活塞密封圈(441)与中心拉杆隔套(45)的外壁形成上下滑动的密封配合关系;所述的一组推料顶杆(32)的上端途经所述推料顶杆下缸盖(43)上的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431)进入所述推料顶杆油缸缸体活塞腔(411)内并且与推料顶杆活塞(44)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其中,在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431)的孔壁上设置有与推料顶杆(32)密封配合的推料顶杆下缸盖顶杆孔密封圈(4311);所述中心拉杆(12)的上端依次由下向上穿过推料顶杆下缸盖(43)的中央位置的下缸盖中心拉杆孔(432)以及中心拉杆隔套(45)的中心拉杆隔套中心孔(451)后继而向上与所述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6)连接;其中,在对应于所述推料顶杆下缸盖(43)的下方的位置通过撑杆盘固定螺钉固定有一支撑盘(46),在该支撑盘(46)与所述储料筒盖(21)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拉杆升降作用机构(6)包括拉杆作用油缸缸体(61)、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以及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64)和调整螺套锁定螺母(65),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与拉杆作用油缸缸体(61)的上端固定,而拉杆作用油缸缸体(61)的下端支承在兼作拉杆作用油缸下缸盖的所述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上,并且该拉杆作用油缸缸体(61)的上端内壁以及下端内壁各通过拉杆作用油缸缸体密封圈(611)分别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以及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形成密封,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设置在拉杆作用油缸缸体(61)的拉杆作用油缸缸体活塞腔(612)内,并且该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通过拉杆上下升降活塞密封圈(631)与拉杆作用油缸缸体活塞腔(612)的腔壁形成密封,其中,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向下延伸有一升降活塞下配合端(632),该升降活塞下配合端(632)以上下滑动状态与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42)的推料顶杆油缸上缸盖中心孔(421)密封配合,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向上延伸有一升降活塞上配合端(633),该升降活塞上配合端(633)以上下滑动状态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的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中心孔(621)密封配合,所述中心拉杆(12)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拉杆上下升降活塞(63)的拉杆上下升降活塞中心孔(634)伸展到所述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的上方,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64)在对应于拉杆作用油缸上缸盖(62)的上方的位置与中心拉杆(12)的上端固定,并且由活塞连接螺钉(641)与所述升降活塞上配合端(633)连接,调整螺套锁定螺母(65)在对应于拉杆上下升降活塞行程调整螺套(64)的上方的位置与中心拉杆(12)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
一种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结构,属于吹塑机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储料芯、储料筒和射料机构,射料机构包括推料顶杆下固定盘、一组推料顶杆、熔融料过渡盘、分流盘、导流套引料盘、内导流套、中间导流套和外导流套,一组推料顶杆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上端与推料顶杆驱动机构连接、下端穿过储料筒盖后与推料顶杆下固定盘固定,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对应于储料筒盖第一熔体料引入孔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开设推料顶杆第一熔体料引入孔,一组推料顶杆中的对应于储料筒盖第二熔体料引入孔的一根推料顶杆上开设推料顶杆第二熔体料引入孔。优点:将两种不同的熔融料良好地共混均匀而满足所要吹胀成型的容器的质量要求、简化结构、便于对粘附的熔体实施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丰亮,袁峥,黄裕,贾辉,刘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1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