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延时脱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12  12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的,具体为模具延时脱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具有一定厚度(0.2mm~0.3mm)的覆膜金属产品,其模具制作流程如下,上模在冲床带动下进行冲裁,冲裁完成后,产品会卡在废料上面,依靠送料机,将产品从模具中送出,机械手将产品吸出放进托盘里面(见图1和图2);模具在开模后:内脱会将产品2次顶进废料中,产品被卡住,机械手将产品吸出,造成产品和废料摩擦,产生毛丝,同时毛丝也会被胶粘住,造成不良;为此,急需研发一款能够使得产品边缘不被反复摩擦的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使得产品被冲裁后内嵌于上模的内凹腔,之后脱模后产品被带动上升,接料机构置于产品正下方,之后产品脱模沿着接料机构的接料轨道置于产线上,产品被转运,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2、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3、上模组件,其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座、上模板、模刀,所述模刀内嵌于上模板的型腔内,所述模刀的上部设置有驱动内凹槽,每个驱动内凹槽还分别配置有第一插刀,所述第一插刀的上表面设置有斜向驱动槽,每个斜向驱动槽上对应配置有第二插刀,所述第二插刀的上部连接有打杆,所述第二插刀的下部刀型仿形于斜向驱动槽布置,所述模刀在冲切完成状态下为凹模结构,脱模到一定高度、第二插刀的顶部被打杆同步下顶后带动第一插刀向外动作、带动模刀下降、顶出产品;

4、下模组件,其包括底座、下模座、下模板、下模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部中心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中心区域对应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内安装有下模仁;

5、以及接料机构,其包括一组连杆机构、接料盘,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对交叉传动连杆、一对枢接连杆,所述交叉传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一对枢接连杆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

6、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上模座、另一端枢接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底座的上凸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四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同轴枢接连接于接料盘的出料端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交叉枢接位置连接接料盘的入料端的对应侧壁的轨道槽。

7、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8、所述模刀的上部固接有驱动块结构;

9、所述驱动块结构的两侧对应于第一插刀的位置设置有止挡空间,所述止挡空间和第一插刀的内端凸起止挡对位、将模刀在冲切完成后锁附内凹;

10、两个所述第一插刀的外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定位块,所述第一插刀的内端凸起止挡在弹簧的动力作用下顶装于驱动块的对应止挡空间内;

11、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限位柱、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组合配对布置;

12、所述底座上固装有上凸连接座,所述上凸连接座的上部同时设置有导向辊,其便于物料的可靠顺出;

13、所述接料盘包括底板、两侧壁,所述底板用于接料,所述侧壁用于挡料;

14、所述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长度用于模具进行可靠合模、脱模作业;

15、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连接其中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杆、第四连杆连接另一侧壁;

16、脱模完成后,所述接料盘将产品再次传动到料道。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冲床的打杆+侧面的第一插刀,进行延时脱料,产品被模刀冲切、并在第一插刀的动作下让产品切断后卡在上模的型腔中,开模后,接料机构进入模具中接料;从而防止产品卡进废料,造成产品和废料2次摩擦,产生毛丝;其使得产品被冲裁后内嵌于上模的内凹腔,之后脱模后产品被带动上升,接料机构置于产品正下方,之后产品脱模沿着接料机构的接料轨道置于产线上,产品被转运,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特征:

1.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刀的上部固接有驱动块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结构的两侧对应于第一插刀的位置设置有止挡空间,所述止挡空间和第一插刀的内端凸起止挡对位、将模刀在冲切完成后锁附内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插刀的外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定位块,所述第一插刀的内端凸起止挡在弹簧的动力作用下顶装于驱动块的对应止挡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限位柱、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组合配对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装有上凸连接座,所述上凸连接座的上部同时设置有导向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盘包括底板、两侧壁,所述底板用于接料,所述侧壁用于挡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轨道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连接其中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杆、第四连杆连接另一侧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脱模完成后,所述接料盘将产品再次传动到料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模具延时脱料机构,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其包括:上模组件,其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座、上模板、模刀,所述模刀内嵌于上模板的型腔内,所述模刀的上部设置有驱动内凹槽,每个驱动内凹槽还分别配置有第一插刀,所述第一插刀的上表面设置有斜向驱动槽,每个斜向驱动槽上对应配置有第二插刀,所述第二插刀的上部连接有打杆,所述第二插刀的下部刀型仿形于斜向驱动槽布置;下模组件,其包括底座、下模座、下模板、下模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部中心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中心区域对应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内安装有下模仁;以及接料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曹亚辉,范建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50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