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6-11  15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子档案的“四性”指的是电子档案的四个基本特性,即真实性、完整性、可信性和可用性。完整性指的是电子档案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未经篡改或损坏的程度。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意味着能够验证档案的内容是否完全且未被修改。可用性指的是电子档案的内容是否易于阅读和理解。确保电子档案的可用性意味着能够确保文本清晰、排版合理。这些特性是评估电子档案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档案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2、当前,在处理电子档案时,为了防止信息泄密,通常会对文件采取加密措施。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重要的文件,常常会采用多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以增强文件的安全性。这种做法在保护文件安全的同时,也给文件的传输和处理带来了一些挑战。传统进行四性检测时解密后直接进行的方式对于这类文件存在限制,例如文件采用单一解密方式解密整体文件时频繁转换解密方式的过程可能会增加文件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泄密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文件在解密过程中发生损坏,从而不利于后续的文件检测。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当前电子文档在四性检测由于多种加密方式带来的解密和检测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2、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3、档案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档案检测装置包括档案存储数据库、解密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解密模块从所述档案存储数据库中获取待检测档案并解密,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由所述解密模块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对所述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检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档案检测装置检测档案;其中,

4、所述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所述解密模块根据所述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的文档加密方式,所述采集单元根据加密方式数量确定是否开启同步解密,所述采集单元还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待检测档案的解密用时;

5、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密用时、可用性检测评分和完整性检测评分获得档案检测评分;

6、所述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档案检测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

7、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单元根据所述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的文档加密方式,根据加密方式数量确定是否开启同步解密时,包括:

8、所述采集单元采集所述解密模块获取的加密标识符数量,根据所述加密标识符数量确定加密方式;

9、当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加密标识符数量为一时,所述采集单元判定所述待检测档案采用一种加密方式,判定不开启所述同步解密;

10、当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加密标识符数量大于一时,所述采集单元判定所述待检测档案采用多种加密方式,判定开启所述同步解密;

11、所述同步解密为将所述待检测档案按加密方式不同进行拆分,所述解密模块内多个解密单元分别对一部分拆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解密。

12、进一步的,当所述采集单元判定开启同步解密时,还包括:

13、所述采集单元采集拆分后待检测档案每一部分的数据量n,将所述数据量n分别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数据量n1和第二预设数据量n2进行比对,n1<n2,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

14、当n≤n1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所述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为第一预设解密速度v1;

15、当n1<n≤n2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所述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为第二预设解密速度v2;

16、当n2<n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所述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为第三预设解密速度v3;

17、其中,0<v1<v2<v3。

18、进一步的,当所述采集单元根据所述数据量n确定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为第i预设解密速度vi后,i=1,2,3,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

19、采集拆分后待检测档案各部分的解密完成度w,根据最高完成度wmax与最低完成度wmin获取完成度差值δw,δw=wmax-wmin,将所述完成度差值δw与预先设定的完成度差值阈值δw0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

20、当δw≤δw0时,所述采集单元判定不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

21、当δw>δw0时,所述采集单元判定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

22、进一步的,当所述采集单元判定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时,包括:

23、所述采集单元根据所述完成度差值δw与预先设定的完成度差值阈值δw0获得超出值q,q=δw-δw0,所述采集单元将所述超出值q分别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超出值q1和第二预设超出值q2进行比对,q1<q2,根据比对结果确定速度调整系数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解密速度完成解密,并采集解密用时t;

24、当q≤q1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第一预设速度调整系数a1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解密速度vi*a1;

25、当q1<q≤q2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第二预设速度调整系数a2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解密速度vi*a2;

26、当q2<q时,所述采集单元确定第三预设速度调整系数a3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解密速度vi*a3;

27、其中,1<a1<a2<a3<1.5。

28、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时,包括:

29、所述检测模块基于可读性评估工具检测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的可读范围,获取可读范围占比z,所述采集单元将所述可读范围占比z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范围占比z1和第二预设范围占比z2进行比对,z1<z2,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可用性检测评分;

30、当z≤z1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可用性检测评分为第一预设可用性检测评分k1;

31、当z1<z≤z2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可用性检测评分为第二预设可用性检测评分k2;

32、当z2<z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可用性检测评分为第三预设可用性检测评分k3;

33、其中,0<k1<k2<k3<1。

34、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时,还包括:

35、所述检测模块根据所述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档案最终哈希值并根据所述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计算解密哈希值,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最终哈希值与解密哈希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完整性检测评分;

36、当所述最终哈希值与解密哈希值一致时,确定所述完整性检测评分为1,即x=1;

37、当所述最终哈希值与解密哈希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完整性检测评分为0,即x=0。

38、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解密用时、可用性检测评分和完整性检测评分获得档案检测评分时,包括:

39、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解密用时t获得解密用时评分y,所述解密用时评分y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40、

41、所述档案检测评分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42、d=y*α+ki*β+x*γ;

43、其中,d表示档案检测评分;kn表示可用性检测评分,n=1,2,3,x表示完整性检测评分,x取0或1,α、β、γ表示权重系数,且α+β+γ=1。

44、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档案检测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时,包括:

45、所述判断单元将档案检测评分d分别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档案检测评分d1和第二预设档案检测评分d2进行比对,d1<d2,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

46、当d≤d1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待检测档案不合格;

47、当d1<d≤d2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待检测档案存在风险;

48、当d2<d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待检测档案合格。

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档案检测装置结合档案存储数据库、解密模块和检测模块,实现了对加密电子档案的解密和检测,确保了档案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单元能够根据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文档加密方式,并根据加密方式数量决定是否开启同步解密,从而有效应对了多种加密方式带来的解密问题,提高了解密效率和安全性。处理单元控制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和完整性检测,并根据解密用时、可用性检测评分和完整性检测评分综合获得档案检测评分,实现了对档案质量和可靠性的全面评估。判断单元根据档案检测评分确定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档案的检测情况,为后续的处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51、采集解密模块根据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的文档加密方式,根据加密方式数量确定是否开启同步解密,并采集所述待检测档案的解密用时;

52、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根据所述解密用时、可用性检测评分和完整性检测评分获得档案检测评分;

53、根据所述档案检测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

5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具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根据所述待检测档案的元数据获取的文档加密方式,根据加密方式数量确定是否开启同步解密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采集单元判定开启同步解密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采集单元根据所述数据量n确定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为第i预设解密速度vi后,i=1,2,3,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采集单元判定对解密完成度最低的解密单元的解密速度vi进行调整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进行可用性检测与完整性检测,获得可用性检测评分与完整性检测评分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解密用时、可用性检测评分和完整性检测评分获得档案检测评分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档案检测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档案的检测结果时,包括:

10.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档案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档案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档案检测装置包括档案存储数据库、解密模块和检测模块,解密模块从档案存储数据库中获取待检测档案并解密,解密后的待检测档案由解密模块发送至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对待检测档案进行检测;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判断单元,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档案检测装置检测档案。本发明通过对档案解密与检测时的数据处理实现了对加密电子档案的高效解密和四性检测,提高了电子档案处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有助于保障档案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莉,吴建平,王海芳,王琨,王清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广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49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