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10  10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常规普通的检测室有时并不能满足大量的患者进行检测,导致患者积压,影响患者的心理;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设备简陋,使得患者并不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检测救治。

2、现阶段的医用厢大多结构简单,不便移动,并且现阶段的医用厢大多的作用是作为隔离室使用,里面并不配备相关的医疗设备。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厢体内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并且便于移动,方便为医院分流检测使用同时还可供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支撑座、厢门、供电箱、空调机、支架a、伸缩气缸、x射线发射机、支架b、站台区以及控制器,所述厢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空调机,所述厢体前侧中部连接厢门,所述厢门旁侧设置通风窗,所述通风窗旁侧下部设置检修门,所述通风窗以及检修门后侧连接控制器,所述厢体旁侧底部设置散热窗,所述散热窗旁侧上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供电箱箱,所述厢体底部四角分别连接支撑座,所述厢体内侧底部连接支架a,所述支架a连接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和x射线发射机,所述厢体内侧底部另一侧连接支架b,所述支架b连接站台区。

3、所述厢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厢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厢体外侧底部。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优选千斤顶液压车。

5、所述厢体内部一侧设置隔板a,所述隔板a顶部设置通风口a,所述厢体内部另一侧设置隔板b,所述隔板b顶部设置通风口b。

6、所述厢体内部夹层设置铅板。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通过在厢体底部设置移动机构,方便厢体随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在厢体内设置x射线发射机以及站台区,便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通过在厢体内设置俩隔板,将厢体内部分为三个腔室,合理的将医疗设备与诊治区分离开来;通过在厢体内部夹层设置铅板,保证人体在x射线发射检查时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厢可供医院分流使用,缓解医院的检测压力;由于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有的地方甚至没有配套齐全的检测设备,也可将其运输至偏远地区,供其进行检测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支撑座、厢门、供电箱、空调机、支架a、伸缩气缸、x射线发射机、支架b、站台区以及控制器,所述厢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空调机,所述厢体前侧中部连接厢门,所述厢门旁侧设置通风窗,所述通风窗旁侧下部设置检修门,所述通风窗以及检修门后侧连接控制器,所述厢体旁侧底部设置散热窗,所述散热窗旁侧上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供电箱箱,所述厢体底部四角分别连接支撑座,所述厢体内侧底部连接支架a,所述支架a连接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和x射线发射机,所述厢体内侧底部另一侧连接支架b,所述支架b连接站台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厢体内部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千斤顶液压车,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厢体外侧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部一侧设置隔板a,所述隔板a顶部设置通风口a,所述厢体内部另一侧设置隔板b,所述隔板b顶部设置通风口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部夹层设置铅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支撑座、厢门、供电箱、空调机、支架A、伸缩气缸、X射线发射机、支架B、站台区以及控制器,所述厢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空调机,所述厢体前侧中部连接厢门,所述厢门旁侧设置通风窗;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医用厢,通过在厢体内俩隔板,将厢体分为三个腔室,并且在不同腔室内设置设置X射线发射机以及站台区,便于给患者进行必要检测,同时在医用厢底部设置移动机构,便于将医用厢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鞠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4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