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运动的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的作用,使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设备进行运动。
2、电机在工作时会出现一些能量转换的损耗,包括铁芯损耗、导线损耗、机械摩擦损耗等。这些损耗会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电机发热,而当电机承受更大的扭矩时,需要输出更多的功率,这意味着更多的电能被转化为机械功,同时也会导致更多的损耗和发热。
3、现有的电机散热方案一般是基于电机设计时的额定扭矩和工作条件而确定的,包括散热结构设计、散热材料选择、散热风扇配置等。
4、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电机的负载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电机产生不同的扭矩输出,从而引起不同的发热量,如果散热方案无法根据扭矩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就可能影响电机的散热效果,进而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机无法根据扭矩变化而调整散热方案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包括电机本体、风冷组件、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风冷组件包括导热壳和散热风机,所述导热壳设于所述电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导热壳和所述电机本体共同围合形成有气体流动腔,所述气体流动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机设于所述气体流动腔内;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导热壳可拆卸连接,且可与所述导热壳热交换,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散热风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本体运行,并使所述电机本体的扭矩在第一预设区间内;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壳体、水冷件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导热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供液体流动的水冷腔和供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的控制腔,所述水冷腔的腔壁可分别与所述控制腔的腔壁和所述导热壳热交换,所述水冷件用于降低所述水冷腔内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冷件、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散热风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本体运行,并使所述电机本体的扭矩在第二预设区间内;所述第一预设区间内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区间内的数值,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择一安装于所述导热壳上。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热壳包括主散热片,所述主散热片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周壁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主散热片背向所述电机本体周壁的一侧,并与所述主散热片抵接;其中,
4、所述主散热片上朝向所述电机本体周壁的侧部设有多个散热片体,每一所述散热片体均自所述主散热片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周壁的方向延伸。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散热片体并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体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每一所述导风通道均自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一所述散热片体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每一所述第一侧部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沟槽,每一所述第二侧部上均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沟槽。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一所述第一散热沟槽均自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8、每一所述第二散热沟槽均自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散热片背向所述电机本体周壁的侧部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相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冷腔的腔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水冷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隔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
11、所述水冷腔包括形成于所述隔板相对两侧的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通过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12、所述水冷腔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水腔内设有第一挡体,所述出水腔内设有第二挡体。
14、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能够基于不同的负载需求,而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块安装在导热壳上,在需要电机本体以低扭矩输出时,选择第一控制模块安装在导热壳上,可以仅以风冷的方式为电机本体降温,在避免电机本体温度过高的基础上,避免散热系统散热效果过剩,在需要电机本体以高扭矩输出时,选择第二控制模块安装在导热壳上,可以以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为电机本体降温,有效避免因电机本体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21)包括主散热片(211),所述主散热片(211)与所述电机本体(1)的周壁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壳体(31)或所述第二壳体(41)设于所述主散热片(211)背向所述电机本体(1)周壁的一侧,并与所述主散热片(211)抵接;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片体(212)并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体(212)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24),每一所述导风通道(24)均自所述电机本体(1)的一端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1)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散热片体(212)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部(212a)和第二侧部(212c),每一所述第一侧部(212a)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沟槽(212b),每一所述第二侧部(212c)上均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沟槽(212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散热沟槽(212b)均自所述电机本体(1)的一端沿靠近所述电机本体(1)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片(211)背向所述电机本体(1)周壁的侧部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第一壳体(31)或所述第二壳体(41)相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411)的腔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3),所述水冷腔(411)内设有隔板(414),所述隔板(414)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412)相连,所述隔板(41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413)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411a)内设有第一挡体(415),所述出水腔(411b)内设有第二挡体(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