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己二酸酯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又称双重变性糯米粉,为一种白色至类似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乙醇,遇碘变红棕色的化合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变性淀粉,产品不仅具有糯米固有的特性,比如清香、糯性、黏性等,还具有变性淀粉良好的抗老化、成型性等特性,可应用麻薯、青团等糕点的加工,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是利用己二酸和醋酸酐的混合酸酐对淀粉进行交联和酯化,对淀粉进行双重变性得到的复合变性淀粉,改性后的淀粉具有极佳的抗折水性,良好的透明度、低温稳定性和耐酸性,引入乙酰基,使淀粉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高的热黏度以及良好的成膜性和抗老化性,交联键则可以增大淀粉的胡黏度,提高热糊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
2、米糠油具有多种脂肪酸等活性成分,在100-110°c下产生大量的羟基,与淀粉相结合,提高淀粉与醋酸酐酯化和己二酸交联效率,现有技术通过搅拌使米糠油与淀粉搅拌混合,但是搅拌混合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部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延伸至搅拌罐内并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罐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底部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转轴顶端开设有连通喷管的输料腔,所述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侧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底端延伸至输料腔内。
3、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侧端固定设置有刮杆,所述刮杆与搅拌罐内侧壁接触。
4、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加热块,两个所述加热块对称设置。
5、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阀门。
6、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转轴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7、优选的,所述搅拌罐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8、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均为倾斜状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多个搅拌杆转动,通过多个搅拌杆对搅拌罐内的淀粉与米糠油进行搅拌混合,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通过搅拌叶使搅拌罐内的淀粉与米糠油进行翻动,提高混合效果,搅拌杆带动刮杆转动,通过刮杆将搅拌罐内侧壁附着的原料刮下,使原料充分利用。
11、2、通过输送泵将淀粉送入进料管内,淀粉经进料管输入输料腔内,经输料腔输入喷管内,再通过多个出口喷出至搅拌罐内,通过转轴带动喷管转动,进而使淀粉向搅拌罐内进行全面喷洒,使淀粉充分散开,进而提高混合效率。
1.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顶部转动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底端延伸至搅拌罐(1)内并固定设置有搅拌叶(3),所述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4),所述搅拌罐(1)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轴(2)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喷管(6),所述喷管(6)底部设置有多个出口(7),所述转轴(2)顶端开设有连通喷管(6)的输料腔(18),所述转轴(2)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内侧转动设置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上固定设置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底端延伸至输料腔(1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侧端固定设置有刮杆(11),所述刮杆(11)与搅拌罐(1)内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加热块(12),两个所述加热块(12)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内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4)与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5)固定设置在转轴(2)外侧,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己二酸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17),四个所述支腿(17)均为倾斜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