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6-05  9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新能源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盖板组件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常用的盖板组件为铆接结构,此种结构需要经过铆接,焊接等工序,流程较复杂;另外负极柱要进行铜铝摩擦焊进行复合,复合面有失效风险;现有铆接盖板零部件多,零部件配合带来的误差较大,组装复杂,工装及模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通过纳米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简化了工艺流程,减轻了组件重量,并且增强了极柱拉拔力和扭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下塑胶,所述盖板本体上一侧设置正极极柱通孔,另一侧设置负极极柱通孔,所述下塑胶位于盖板本体下方;所述正极极柱通过正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所述负极极柱通过负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所述正极极柱包括正极导电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负极极柱包括负极导电柱和负极上塑胶;所述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经过纳米化形成大量纳米微孔,正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负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负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

4、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导电柱包括负极导电铝柱和负极导电铜柱,负极导电铝柱位于负极导电铜柱上方。

5、更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导电柱为铜铝复合材质,负极导电铝柱和负极导电铜柱通过冷轧或热轧方式加工成铜铝复合板,然后通过机加或墩压等方式加工成型。

6、进一步的,所述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和下塑胶为橡胶或塑料材质。

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和正极导电柱为铝材质。

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上还设置有注液孔,用于电解液注入电芯内部。

9、进一步的,设置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盖板本体上,通过激光焊接与盖板本体连接,防爆阀保护片粘贴在盖板本体上,用于保护爆破片免受外界物理和化学损伤。

10、进一步的,所述正极上塑胶还包括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正极上塑胶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与下塑胶扣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负极上塑胶还包括第四卡扣、第五卡扣、第六卡扣,负极上塑胶通过第四卡扣、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与下塑胶扣合。

12、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此种盖板组件,通过纳米注塑一体成型,比传统的盖板少了密封圈,固定环等零部件,减轻了重量。另一方面,导电极柱的尺寸及形状可以灵活调整,适用于各种厚度的电池,并且极柱高度能够降低,为内部极芯提供更多的空间,从而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本实施例中盖板加工工艺简单,效率提高,相应的成本降低,且比传统盖板减少了多道焊接工序,从而减少了焊渣残留导致短路的风险。此种盖板的负极导电柱的铜铝复合不需要进行摩擦焊,直接由铜铝复合板加工成型,一方面提高了铜铝复合的强度,避免了铜铝脱焊及大电流情况下的熔断,另一方面铜铝复合板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稳定性高,从而导电极柱的稳定性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下塑胶,所述盖板本体上一侧设置正极极柱通孔,另一侧设置负极极柱通孔,所述下塑胶位于盖板本体下方;所述正极极柱通过正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所述负极极柱通过负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所述正极极柱包括正极导电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负极极柱包括负极导电柱和负极上塑胶;所述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经过纳米化形成大量纳米微孔,正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负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负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柱包括负极导电铝柱和负极导电铜柱,负极导电铝柱位于负极导电铜柱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柱为铜铝复合材质,负极导电铝柱和负极导电铜柱通过冷轧或热轧方式加工成铜铝复合板,然后通过机加或墩压方式加工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和下塑胶为橡胶或塑料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和正极导电柱为铝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还设置有注液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盖板本体上,包括防爆阀保护片和爆破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上塑胶还包括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正极上塑胶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与下塑胶扣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上塑胶还包括第四卡扣、第五卡扣、第六卡扣和第七卡扣,负极上塑胶通过第四卡扣、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与下塑胶扣合,负极上塑胶通过第七卡扣与负极导电柱连接。

10.一种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下塑胶,下塑胶位于盖板本体下方;正极极柱通过正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负极极柱通过负极极柱通孔安装在盖板本体上;正极极柱包括正极导电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负极极柱包括负极导电柱和负极上塑胶;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经过纳米化形成大量纳米微孔,正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正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负极上塑胶注塑于盖板本体、负极导电柱和下塑胶之间。本技术通过纳米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简化了工艺流程,减轻了组件重量,并且增强了极柱拉拔力和扭力。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莉,陈成兵,曾祥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4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