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5-21  7


本技术涉及压花机,具体为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1、印染等布匹制作加工传输过程中,布匹通过导辊传输时极易跑偏,传统做法是利用一人或多人手工完成对中,精准率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包括撑挡、固定于撑挡两侧的左机箱和右机箱,所述左机箱和右机箱的相对侧设有通孔,左机箱内铰接有气缸,撑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甩臂,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甩臂,气缸的伸缩端由左机箱上的通孔穿过并与第一甩臂下部的上侧活动连接,所述撑挡的下方设有两根上下设置的辊筒,两辊筒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角铁,两角铁的一侧均连接有轴杆,所述第一甩臂的下端与其近端的轴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甩臂的下端由右机箱上的通孔穿过并与其近端的轴杆活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角铁远离轴杆一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调节孔,两根辊筒的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调节孔内,且辊筒的外端连接有紧固螺帽,以使辊筒的两端固定在角铁上。

5、上述技术方案,松开紧固螺帽,可调整辊筒的位置,从而调整两辊筒的间距。

6、优选的,所述左机箱和右机箱的前部连接有安全罩,所述左机箱和右机箱的上部用于连接分丝辊组,分丝辊组位于安全罩内。

7、上述技术方案,安全罩起到防护作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在布匹传输过程中,当布匹出现偏移时,通过控制气缸工作,气缸带动第一甩臂,第一甩臂通过角铁带动辊筒上下摆动,以使偏移的布匹快速向中间滑动,实现快速、精准对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挡(1)、固定于撑挡(1)两侧的左机箱(2)和右机箱(3),所述左机箱(2)和右机箱(3)的相对侧均设有通孔(4),左机箱(2)内铰接有气缸(5),撑挡(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甩臂(6),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甩臂(7),气缸(5)的伸缩端由左机箱(2)上的通孔(4)穿过并与第一甩臂(6)下部的上侧活动连接,所述撑挡(1)的下方设有两根上下设置的辊筒(8),两辊筒(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角铁(9),两角铁(9)的一侧均连接有轴杆(10),所述第一甩臂(6)的下端与其近端的轴杆(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甩臂(7)的下端由右机箱(3)上的通孔(4)穿过并与其近端的轴杆(1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9)远离轴杆(10)一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调节孔(11),两根辊筒(8)的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调节孔(11)内,且辊筒(8)的外端连接有紧固螺帽(12),以使辊筒(8)的两端固定在角铁(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箱(2)和右机箱(3)的前部连接有安全罩(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箱(2)和右机箱(3)的上部用于连接分丝辊组(14),分丝辊组(14)位于安全罩(13)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花机摆杆式对中装置,包括撑挡、左机箱和右机箱,左机箱和右机箱的相对侧设有通孔,左机箱内铰接有气缸,撑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甩臂,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甩臂,气缸的伸缩端由左机箱上的通孔穿过并与第一甩臂下部的上侧活动连接,撑挡的下方设有两根上下设置的辊筒,两辊筒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角铁,两角铁的一侧均连接有轴杆,第一甩臂的下端与其近端的轴杆活动连接,第二甩臂的下端由右机箱上的通孔穿过并与其近端的轴杆活动连接。当布匹出现偏移时,通过控制气缸工作,气缸带动第一甩臂,第一甩臂通过角铁带动辊筒上下摆动,以使偏移的布匹快速向中间滑动,实现快速、精准对中。

技术研发人员:陆凤春,陆立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湖陆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39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