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5-15  3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半导体加工工艺中,胶带常用于半导体粘接等。胶带的抗静电性能十分重要,这是由于半导体在加工中常常附有电荷,而电荷的瞬间释放往往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所以必须对胶带加工以使其具有静电放电保护。传统的方法是在胶带内部加入抗静电放电导线,或者铺上导电层。然而,胶带本身越来越薄,将使得导线和导电层的铺设越显困难。因此,由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胶带的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胶带的处理方法,经处理后的胶带表面形成高阻抗的薄膜层,从而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放电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胶带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胶带置于真空腔内并在真空腔内形成预定负压;

4、在所述胶带的表面上蒸镀形成硅镀层;

5、在所述硅镀层上沉积dlc层;以及

6、在所述dlc层上沉积金属层。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真空腔室内采用蒸镀工艺在胶带的表面依次形成硅镀层、dlc层以及金属层,特定地,硅镀层作为底层,在其上形成具有硬度的dlc层,最后形成金属层,这样的薄膜层体结构使得胶带表面阻抗高达103至1010ω/sq,具有静电耗散性,使得胶带的防静电放电功能十分优异,从而在使用时避免静电放电而对半导体造成损坏。

8、较佳地,还包括向所述真空腔内通入碳氢气体,使所述真空腔的气压在3.5×10-4-4.0×10-4pa。

9、较佳地,所述碳氢气体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h4、c2h2、c6h6和c4h10。

10、较佳地,蒸镀形成所述硅镀层具体包括:向所述胶带施加100khz-120khz的频率,-90至-100v电压,采用氩气轰击纯硅靶形成所述硅镀层。

11、较佳地,所述硅镀层的形成时间为15-20分钟。

12、更佳地,所述硅镀层的厚度为1-30纳米。

13、较佳地,沉积所述dlc层具体包括:采用纯炭碳靶,控制电源为1500v-2000v,电流为0.2a-0.5a,沉积时间为30-40分钟。

14、更佳地,所述dlc层的厚度为1-50纳米。

15、较佳地,所述金属层为铝(al)、镍(ni)、铜(cu)。

16、更佳地,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20纳米。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带的处理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真空腔内通入碳氢气体,使所述真空腔的气压在3.5×10-4-4.0×10-4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氢气体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h4、c2h2、c6h6和c4h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蒸镀形成所述硅镀层具体包括:向所述胶带施加100khz-120khz的频率,-90至-100v电压,采用氩气轰击纯硅靶形成所述硅镀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镀层的形成时间为15-20分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镀层的厚度为1-30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所述dlc层具体包括:采用纯炭碳靶,控制电源为1500v-2000v,电流为0.2a-0.5a,沉积时间为30-40分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lc层的厚度为1-50纳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铝(al)、镍(ni)、铜(cu)。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20纳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胶带的处理方法,包括胶带置于真空腔内并在真空腔内形成预定负压;在所述胶带的表面上蒸镀形成硅镀层;在所述硅镀层上沉积DLC层;以及在所述DLC层上沉积金属层。经处理后的胶带表面形成高阻抗的薄膜层,从而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放电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3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