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以及模具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5-06  20


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模具顶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模具以及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传统固态硅胶模具生产过程中,多板式模具结构在成型后开模采用硫化机自带的顶出系统,通过模具正下方开设的顶出孔进行顶出开模动作。由于硅胶模具的型腔穴数非常多,为防止硫化成型时出现困气、包风、缺胶等不良现象,硫化成型时需要使用硫化机的真空罩进行真空硫化,可是由于工艺特性,若采用传统的顶棍顶出则无法进行抽真空进行真空硫化。

2、有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无需在模具下方开设顶出孔,硫化成型时依然可以有效保证真空状态,并在硫化作业完成后进行模具顶出开模动作的顶出装置,有效提升了硫化成型周期以及模具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模具以及模具顶出装置。

2、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底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上板,所述模具顶出装置包括顶出座、顶出横杆和顶出块;

3、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出座,所述顶出座固定于硫化机的顶出架;

4、所述顶出块设置于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侧壁;其中,

5、在所述模具移动至脱模位置时,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顶出块相接触,以在所述顶出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模具的分型面分离。

6、可选的,所述顶出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两侧。

7、可选的,与所述模具上板的顶出块对应的所述顶出横杆的高度大于与所述模具中板的顶出块对应的所述顶出横杆的高度。

8、可选的,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顶出块和第二顶出块;其中,

9、所述模具上板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顶出块,所述模具中板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顶出块;

10、可选的,所述顶出座分设于所述模具的两侧;其中,

11、所述模具任一侧的所述顶出座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顶出块相对应的第一顶出横杆,以及与所述第二顶出块相对应的第二顶出横杆。

12、可选的,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座进行连接固定。

13、可选的,所述顶出座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架进行固定连接。

14、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底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上板,所述模具还包括前文记载的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

15、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具以及模具顶出装置,通过所设置的顶出座、顶出横杆和顶出块,可以使模具硫化成型时保持真空状态,并在硫化作业完成后进行模具顶出开模,有效提升了硫化成型周期以及模具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底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出装置包括顶出座、顶出横杆和顶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模具上板的顶出块对应的所述顶出横杆的高度大于与所述模具中板的顶出块对应的所述顶出横杆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顶出块和第二顶出块;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座分设于所述模具的两侧;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座进行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座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架进行固定连接。

8.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底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顶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以及模具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底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上板,所述模具顶出装置包括顶出座、顶出横杆和顶出块;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出座,所述顶出座固定于硫化机的顶出架;所述顶出块设置于所述模具上板和所述模具中板的侧壁;其中,在所述模具移动至脱模位置时,所述顶出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顶出块相接触,以在所述顶出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模具的分型面分离。通过所设置的顶出座、顶出横杆和顶出块,可以使模具硫化成型时保持真空状态,并在硫化作业完成后进行模具顶出开模,有效提升了硫化成型周期以及模具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伟,张金星,秦泽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泓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34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