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27  16


本公开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特别涉及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许多带有螺纹的工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这些工件包括螺栓、螺钉、螺母和丝锥等,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测量这些工件的螺纹参数(例如大径、中径和小径等)。在这些工件中,丝锥是一种可以用于加工内螺纹的工件,通常情况下,丝锥在进行攻丝(或称切削螺纹)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切屑,而这些切屑会影响攻丝的顺利进行,为了将这些切屑排除,在丝锥上可以形成有容屑槽。根据丝锥所具有的容屑槽的数量,丝锥可以分为奇数槽丝锥(或称奇数刃丝锥)和偶数槽丝锥(或称偶数刃丝锥)。

2、一般来说,不同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是比较类似或者基本通用的,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通过轮廓仪扫描工件的两侧,并分析扫描结果而获得工件的螺纹参数。而由于丝锥具有容屑槽的特点,导致轮廓仪在扫描奇数刃丝锥时不能在两侧都扫描到丝锥的螺纹参数,从而丝锥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尤其不同于其他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在行业标准jb/t 10231.4-2015——《刀具产品检测方法第4部分:丝锥》中公开了一些丝锥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

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测量方法不能适配不同的待测工件,现有测量方法的适配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适配性的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2、为此,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可夹持所述待测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承载所述夹持部的支承部,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使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支承部的承载面,所述夹持部包括功能平面且所述功能平面与所述基准面具有预设距离;令所述测量装置扫描所述待测工件和所述夹持部以获得与所述待测工件的轮廓相匹配的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和与所述夹持部的功能平面相匹配的参数作为第二参数;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距离获得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3、在本公开中,功能平面与基准面具有预设距离,当测量装置扫描待测工件和夹持部而获得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后,能够基于与功能平面相匹配的第二参数和预设距离确定基准面,而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位于夹持部的基准面,从而能够确定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进而能够基于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以及与待测工件的轮廓相匹配的第一参数获得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由此能够提高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适配性。

4、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待测工件为丝锥。在这种情况下,本公开所涉及的测量方法仅需扫描丝锥的刀刃的螺纹即能够获得丝锥的螺纹参数,相较于其他获得丝锥的螺纹参数的方法更为便捷。

5、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可相对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的第二夹持件。在这种情况下,夹持部能够便于夹持不同尺寸的待测工件,从而能够提高夹持部的适用范围,由此,能够提高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

6、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功能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功能平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由此,能够便于测量装置对夹持部进行扫描以获得第二参数,也即,能够提高测量方法的便捷性。

7、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待测工件的两端具有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凹部或凸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特征,所述第二特征为与所述第一特征对应配合的凸部或凹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配合的方式(也即凹部与凸部配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夹持部夹持待测工件的稳定性,由此,能够减少待测工件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夹持不稳定等情况,从而能够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8、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令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特征的中心轴线为第一轴线,令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特征的中心轴线为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基准面。在这种情况下,当夹持部夹持待测工件时,通过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的配合,能够提高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位于夹持部的基准面的准确度,由此能够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9、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位于夹持部的基准面,由此能够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10、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由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顶确定的第一轮廓线、以及由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底确定的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二参数包括由所述夹持部的功能平面确定的功能线。由此,能够便于通过第一轮廓线、第二轮廓线、功能线和预设距离确定获得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11、另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中,可选地,基于所述功能线和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并基于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轮廓线和所述第二轮廓线确定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轮廓线由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顶确定,第二轮廓线由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底确定,结合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能够确定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12、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测量方法以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由此,能够便于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13、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提高适配性的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可夹持所述待测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承载所述夹持部的支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工件为丝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可相对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的第二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功能平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工件的两端具有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凹部或凸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特征,所述第二特征为与所述第一特征对应配合的凸部或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特征的中心轴线为第一轴线,令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特征的中心轴线为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基准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由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顶确定的第一轮廓线、以及由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的牙底确定的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二参数包括由所述夹持部的功能平面确定的功能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功能线和所述预设距离确定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并基于所述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轮廓线和所述第二轮廓线确定所述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10.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方法以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是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可夹持待测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承载夹持部的支承部,测量方法包括:使待测工件的中心轴线位于夹持部的基准面,基准面平行于支承部的承载面,夹持部包括功能平面且功能平面与基准面具有预设距离;令测量装置扫描待测工件和夹持部以获得与待测工件的轮廓相匹配的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和与夹持部的功能平面相匹配的参数作为第二参数;并且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距离获得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测量待测工件的螺纹参数的适配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张鹏,雷细芝,张达民,徐凤龙,余多吉,邓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30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