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22  21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


背景技术:

1、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当顶板和侧壁之间的跨度较大时,建筑结构会受到较大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如果不加强连接,则容易造成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通过在侧板和顶板之间设置腋角,可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现有隧道主体的顶部腋角的施工通常需要一边立模,一边浇筑,即模板立模1/3,浇筑1/3,随后再进行立模与浇筑,直至结构顶的标高;传统方案多采用木模施工,需进行模板拼装、龙骨布置、连接拉杆等加固作业,施工效率较低;为防止浇筑后停留时间过久,混凝土形成冷缝以及保证成型后砼结构强度,中间立模时间需尽可能缩短,木模施工的时效性与之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所使用模架采用一体化设计,由多个子模架拼接而成,搭配手拉葫芦能快速的分阶段进行腋角位置的浇筑施工,无需拉杆加固作业,操作简单且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模板采用复合材料拼接式模板,能大幅减轻一体化施工模架的重量,无需起吊设备,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包括设置于隧道顶部一侧的悬挂支架和滑动设置于悬挂支架下端的模架,所述模架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背面的背楞,所述悬挂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背楞通过滑轮连接于滑动轨道的下端;所述背楞上设置有模架吊环,所述悬挂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钩子一端可拆卸的扣于模架吊环内。

4、其中,沿加腋压板的底部至顶部,所述模架包括三个相同大小的第一模架、第二模架和第三模架,所述第一模架、第二模架和第三模架的总长度等于加腋压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模架、第二模架和第三模架分别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背面的背楞。

5、其中,所述模板包括多个子模板,所述子模板通过连接件拼接固定;所述背楞包括设置于模板背面的次楞和与次楞垂直连接的主楞,所述主楞设置于次楞的远离模板的一侧,所述主楞的一侧设置有模架吊环。

6、其中,所述主楞包括上下平行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与滑动轨道相垂直。

7、其中,所述主楞在与滑动轨道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滑轮,所述滑动轨道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轮的轮子位于滑动轨道的工字形的两侧凹槽内。

8、其中,所述主楞和滑动轨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穿过主楞和滑动轨道,且两端由螺母固定。

9、其中,所述悬挂支架包括水平的横梁、上下平行的连杆、连接连杆和横梁一端的支撑杆,所述连杆与加腋压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连杆和支撑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横梁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所述手拉葫芦位于平行四边形的顶部端点的一侧。

10、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方法,采用所述的施工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1、①先在隧道侧壁上安装好悬挂支架,然后在地面上组装第一模架、第二模架和第三模架,组装好后由手拉葫芦将第一模架吊至浇筑位置,并用固定销固定;

12、②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用手拉葫芦将第二模架吊起,使第二模架下侧的滑轮与滑动轨道的端部平齐,然后将滑轮放入滑动轨道上,随后下降手拉葫芦,使第二模架上侧的滑轮与滑动轨道的端部平齐,并将滑轮放入滑动轨道上,此时第二模架可在滑动轨道上滑动;

13、③继续下降手拉葫芦,使第二模架与第一模架连接,用固定销固定第二模架,并用连接件将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上的模板拼接在一起,然后可进行第二次浇筑;

14、④第三模架的拼接和第三次浇筑与第二模架的作业方式相同,依此类推。

1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与原有隧道顶部加腋压板施工体系相比,本发明实现模架一体化作业,根据施工需求将模架拆分为多个子模架,然后通过手拉葫芦将子模架一个一个吊至浇筑位置,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能避免浇筑后停留时间过久,混凝土形成冷缝不良。

17、2、模架就位后通过固定销限位,无需拉杆加固作业,提高支模作业效率。

18、3、本发明模架通过滑轮与悬挂支架连接,滑轮的阻力小,移动平顺;滑轮的轮子嵌设于滑动轨道两侧的凹槽内,不易脱出,可靠性高。

19、4、本发明固定销能快速的将放置好的模架与滑动轨道固定在一起,能防止模架错位,能有效提升浇筑精度。

20、5、本发明的悬挂支架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间有横梁支撑,具有很好的结构刚性;下连杆起承压作用,上连杆起承拉作用,配合支撑杆的支撑,使悬挂支架在吊运模架时,不会晃动摇摆,安全性高。

21、6、本发明模板采用复合材料拼接式模板,能大幅减轻一体化施工模架的重量,无需起吊设备,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顶部一侧的悬挂支架(1)和滑动设置于悬挂支架(1)下端的模架(2),所述模架(2)包括模板(3)和设置于模板(3)背面的背楞(4),所述悬挂支架(1)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轨道(5),所述背楞(4)通过滑轮(6)连接于滑动轨道(5)的下端;所述背楞(4)上设置有模架吊环(7),所述悬挂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手拉葫芦(8),所述手拉葫芦(8)的钩子一端可拆卸的扣于模架吊环(7)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沿加腋压板的底部至顶部,所述模架(2)包括三个相同大小的第一模架(201)、第二模架(202)和第三模架(203),所述第一模架(201)、第二模架(202)和第三模架(203)的总长度等于加腋压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模架(201)、第二模架(202)和第三模架(203)分别包括模板(3)和设置于模板(3)背面的背楞(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包括多个子模板,所述子模板通过连接件拼接固定;所述背楞(4)包括设置于模板(3)背面的次楞(9)和与次楞(9)垂直连接的主楞(10),所述主楞(10)设置于次楞(9)的远离模板(3)的一侧,所述主楞(10)的一侧设置有模架吊环(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10)包括上下平行的第一龙骨(101)和第二龙骨(102),所述第一龙骨(101)和第二龙骨(102)与滑动轨道(5)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10)在与滑动轨道(5)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滑轮(6),所述滑动轨道(5)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轮(6)的轮子位于滑动轨道(5)的工字形的两侧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10)和滑动轨道(5)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固定销(12),所述固定销(12)穿过主楞(10)和滑动轨道(5),且两端由螺母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1)包括水平的横梁(13)、上下平行的连杆(14)、连接连杆(14)和横梁(13)一端的支撑杆(15),所述连杆(14)与加腋压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连杆(14)和支撑杆(15)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横梁(13)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所述手拉葫芦(8)位于平行四边形的顶部端点的一侧。

8.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方法,采用所述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顶部加腋压板快速施工体系,施工体系包括设置于隧道顶部一侧的悬挂支架和滑动设置于悬挂支架下端的模架,所述模架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背面的背楞,所述悬挂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背楞通过滑轮连接于滑动轨道的下端;所述背楞上设置有模架吊环,所述悬挂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钩子一端可拆卸的扣于模架吊环内;采用一体化设计,由多个子模架拼接而成,搭配手拉葫芦能快速的分阶段进行腋角位置的浇筑施工,通过插销垫块固定无需拉杆加固作业,操作简单且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模板采用复合材料拼接式模板,能大幅减轻一体化施工模架的重量,无需起吊设备,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冯胜昔,严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易安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7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