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2、目前,在一些炎热的天气下,房屋在使用时,通常需要使用空调对室内进行降温,而现有的建筑墙体结构通常比较单一,只是单纯在在墙体内部设置保温层以及防水层,其保温隔热效果有限,室内外依旧容易通过墙体发生热交换,导致室内温度升高,进而增加了空调使用时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墙体和蓄水箱,所述建筑墙体包括内墙板、外墙板、以及设置在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嵌设有隔热管网,所述隔热管网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蓄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共同电连接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隔热层内且位于隔热管网靠近外墙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两端分别与隔热管网和外墙板抵接,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隔热管网内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4、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呈s形,且所述排水管的中段向上弯曲。
5、可选的,所述换热板靠近外墙板的端面呈网格状。
6、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建筑屋顶的蓄水池、以及固定设置在屋顶屋檐位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蓄水池与蓄水箱连通。
7、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沉淀区和净水区,所述沉淀区与净水区通过隔板分隔,所述导流槽与蓄水池的沉淀区连通,所述净水区与蓄水箱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沉淀区和净水区的通水口,所述通水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池上且位于净水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
8、可选的,所述净水区内固定设置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箱还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蓄水箱连通,所述净水箱内且位于进水口与出水管之间固定设置有滤水筒,所述滤水筒的两端开口设置,且所述滤水筒内沿进水口向出水管方向依次设置有砂石袋层、滤水棉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9、可选的,所述滤水筒可拆卸设置在净水箱内,所述净水箱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净水箱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安装口的封盖。
10、可选的,所述蓄水池的沉淀区内固定设置有浮藻箱,所述浮藻箱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浮藻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浮藻箱内部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浮藻箱内且位于溢流口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滤水孔。
11、可选的,所述过滤板沿远离蓄水池侧壁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浮藻箱内沿平行过滤板顶部的方向滑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过滤板的顶壁抵接,且所述刮板沿过滤板的倾斜方向滑动,所述浮藻箱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刮板滑动的驱动件,且所述驱动件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蓄水池的侧壁开设有与浮藻箱连通的废料口,所述废料口开设在靠近过滤板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废料口连通有废料箱,所述刮板用于将过滤板上的浮藻清理至废料箱内。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节能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内墙板施工,在建筑墙体的施工位置安装好内墙板;
15、s2、隔热管网施工,将隔热管网铺设在内墙板靠近室外一侧,并将隔热管网与内墙板间隔设置,隔热管网的顶部连通好进水管,隔热管网的底部连通好排水管,并在内墙板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与隔热管网抵接;
16、s3、换热板施工,将换热板安装在隔热管网远离内墙板的一侧,并使换热板的端面与隔热管网抵接;
17、s4、外墙板施工,在换热板靠近室外一侧安装外墙板,并使换热板与外墙板抵接;
18、s5、隔热层施工,在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填充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层;
19、s6、蓄水箱安装,将蓄水箱安装在建筑屋顶,并将进水管与蓄水箱连通,并在进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排水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
20、s7、中央控制器安装,在室内安装中央控制器,并在中央控制器上电连接好显示器,将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申请通过隔热层减少室内外的冷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并通过将隔热管网嵌设在隔热层内,避免隔热管网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室外的高温通过外墙板传递到换热板上,再通过换热板与隔热管网发生热交换,通过隔热管网内的水吸收外界的高温,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隔热管网内水的温度,当隔热管网内的水温高于预设值时,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启,蓄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隔热管网内,对隔热管网内原有的水进行替换,而隔热管网内原有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之后,再对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进行关闭,从而有效降低室内外温度透过建筑墙体发生热交换,进而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1.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墙体(1)和蓄水箱(2),所述建筑墙体(1)包括内墙板(11)、外墙板(12)、以及设置在内墙板(11)与外墙板(12)之间的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内嵌设有隔热管网(14),所述隔热管网(14)连通有进水管(141)和排水管(143),所述进水管(141)与蓄水箱(2)连通,所述进水管(14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42),所述排水管(143)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4),所述第一电磁阀(142)和第二电磁阀(144)共同电连接有中央控制器(5)、所述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有控制面板(51),所述隔热层(13)内且位于隔热管网(14)靠近外墙板(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换热板(15),所述换热板(15)的两端分别与隔热管网(14)和外墙板(12)抵接,所述内墙板(1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隔热管网(14)内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2),所述温度传感器(52)与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43)呈s形,且所述排水管(143)的中段向上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5)靠近外墙板(12)的端面呈网格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建筑屋顶的蓄水池(3)、以及固定设置在屋顶屋檐位置的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与蓄水池(3)连通,所述蓄水池(3)与蓄水箱(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内设置有沉淀区(31)和净水区(32),所述沉淀区(31)与净水区(32)通过隔板(33)分隔,所述导流槽(4)与蓄水池(3)的沉淀区(31)连通,所述净水区(32)与蓄水箱(2)连通,所述隔板(33)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沉淀区(31)和净水区(32)的通水口(331),所述通水口(331)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332),所述蓄水池(3)上且位于净水区(3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区(32)内固定设置有净水箱(6),所述净水箱(6)上开设有进水口(61),所述净水箱(6)还连通有出水管(62),所述出水管(62)与蓄水箱(2)连通,所述净水箱(6)内且位于进水口(61)与出水管(62)之间固定设置有滤水筒(7),所述滤水筒(7)的两端开口设置,且所述滤水筒(7)内沿进水口(61)向出水管(62)方向依次设置有砂石袋层(72)、滤水棉层(73)和活性炭吸附层(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筒(7)可拆卸设置在净水箱(6)内,所述净水箱(6)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口(63),所述净水箱(6)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安装口(63)的封盖(6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的沉淀区(31)内固定设置有浮藻箱(8),所述浮藻箱(8)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浮藻箱(8)的底部开设有与浮藻箱(8)内部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81),所述浮藻箱(8)内且位于溢流口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过滤板(82),所述过滤板(82)上开设有若干滤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82)沿远离蓄水池(3)侧壁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浮藻箱(8)内沿平行过滤板(82)顶部的方向滑动设置有刮板(83),所述刮板(83)与过滤板(82)的顶壁抵接,且所述刮板(83)沿过滤板(82)的倾斜方向滑动,所述浮藻箱(8)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刮板(83)滑动的驱动件(84),且所述驱动件(84)与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蓄水池(3)的侧壁开设有与浮藻箱(8)连通的废料口(35),所述废料口(35)开设在靠近过滤板(82)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废料口(35)连通有废料箱(36),所述刮板(83)用于将过滤板(82)上的浮藻清理至废料箱(36)内。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