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20  15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通常有机发光现象是指使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电子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材料层的结构,这里有机材料层通常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子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用作有机层的材料可以分为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根据他们的功能,寿命和效率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最大的问题,随着显示器变得越来越大,这些效率和寿命问题必须得到解决;目前,虽然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被陆续开发出来,但该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开发性能更好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有机化合物可增强器件效率和寿命。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式1所示:

3、

4、其中,x选自o、n、n(r)或s;

5、r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氘代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20的氘代杂芳基;

6、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7、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8、l、l1、l2、ar1和ar2中的各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

9、各rm和rn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氘代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20的氘代杂芳基;

10、m为rm的个数,m选自0、1、2、3、4或5;

11、n为rn的个数,n选自0、1、2或3。

12、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至少一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13、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示电子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4、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含杂原子的多环稠合芳基-金刚烷基螺合而成的母核结构其中,金刚烷基为富电子基,金刚烷与含杂原子的多环稠合芳基螺合后构成高电子云密度的大共轭平面结构,如此母核结构与芳胺基连接后,构成了具有高空穴迀移率的核心结构。另一方面,由于将具有共轭平面的多环芳香基与具有空间位阻的金刚烷基螺合,增加了分子整体的空间立体度,有效降低了分子间的堆叠。当使用该材料制备oled器件时,能够有效改善材料成膜时的无定形态,使器件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具体地,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调整层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器件效率,同时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15、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或以下基团组成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萘基、联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五氘代苯基或者七氘代萘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10.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至少一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发光调整层,所述发光调整层包含所述有机化合物。

12.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调整层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器件效率,同时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伟,岳富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7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