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19  24


本发明涉及建筑围护,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围护结构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难于控制、技术工人日渐短缺、湿作业多、工期长、成本高等等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为了提高节能,会优先选择保温式建筑围护。

2、中国专利cn104594525a公开了复合保温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保温墙体体系及施工工艺,其特点是,将保温材料、轻质墙体材料通过水泥基界面层复合成同时具有建筑外围护和保温功能的墙体板材,提前吊装,与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同时施工,也可以在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省去墙体砌筑、抹灰、外保温施工工序,将大幅提高填充墙部分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工期。

3、但是现有的围护多是需要进行复杂组装,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操作的,影响到了围护结构的安装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复杂组装,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操作的,影响到了围护结构的安装拆卸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条形,且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侧设置为开口;

4、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转轴、底板和限位板,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且位于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底板和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且呈九十度设置,所述底板竖直向上设置时,限位板位于开口外侧;

5、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围护组件,所述围护组件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设置在底座上侧,且底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

6、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主板体和底座的位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液腔、推杆、支撑杆和顶杆,所述导液腔开设在底座上,所述推杆密封滑动设置在导液腔内部,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推杆上端,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端,用于上移卡设在固定槽内部。

7、优选的,所述导液腔下端为水平管道,且水平管道两侧与两侧安装槽连通,所述水平管道上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竖直管道。

8、优选的,所述围护组件还包括挡条、限位块、插块、防护板和保温板,两个所述限位块对称固定连接在主板体两侧,两个所述插块对称固定连接在主板体底端两侧,且分别插设在两个安装组件内部,所述主板体靠近安装组件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防护板和保温板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部,所述防护板设置在靠近安装槽开口的一侧,两个所述挡条竖直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两侧,用于连接固定主板体。

9、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用于带动推杆上移。

10、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板和挤压囊,所述挤压囊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且侧边与导液腔侧边连接,所述挤压囊由弹性材质制成,且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压板固定连接在挤压囊上侧。

11、优选的,所述主板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主板体内部的加热处理。

12、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卡板、料柱和进气槽,所述主板体远离防护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卡设在卡槽内部,多个所述料柱固定安装在卡板内部,所述料柱底部与固定槽通过导气管连通,多个所述进气槽开设主板体侧边,且与固定槽侧边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密封管,所述弹簧密封管底端用于密封导气管,所述顶杆上端与弹簧密封管接触,将进气槽露出。

14、优选的,所述主板体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主板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条和保温柱,两个所述连接条对称固定在保温柱两侧,且卡设在两个相邻主板体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安装过程中将主板体的底部放置在底板和限位板之间,通过转动限位板的位置,可以快速的将主板体进行转动竖直,从而完成对围护的快速安装;

17、2、安装过程中,导液腔内部的液体会带动推杆、支撑杆和顶杆进行上移,从而将顶杆和支撑杆移动到固定槽内部,对主板体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对主板体和底座的快速连接,本发明可以快速的进行围护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和以及避免在快速安装过程中整体结构稳定性。在转动过程中由于主板体的重量相对较大在和底座组装时临界动能较大,故此设计该种随主板体偏转角度同步从下向上运动的锁止固定方式,来减缓瞬时速度,在液力作用下的顶杆可以充当一定的阻尼效果,降低在配合完成瞬间对底座的冲力,防止出现整体侧翻或对背面挡条的冲击;

18、3、防护板由高抗性材质组成,具有足够的抗撞击能力,保证在撞击之后,主板体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保温板进行内部的保温,插块用于与安装组件件连接,从而快速的进行组装,两侧的挡条和限位块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主板体位置安装和固定;

19、4、通过进气槽导入空气,从而使料柱进行加热,根据需要使用的天气,可以选择带有料柱或是不带料柱的卡板,通过卡板可以快速的更换,保证内部的加热效果;

20、5、弹簧密封管用于将导气管进行密封,避免空气进入到料柱内部,在使用过程中,当顶杆进入到固定槽内部之后,通过对弹簧密封管进行挤压,从而使导气管露出,空气进行导入,且导入的空气速度较慢,可以保证长时间的发热。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条形,且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底座(1)一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侧设置为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腔(41)下端为水平管道,且水平管道两侧与两侧安装槽连通,所述水平管道上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竖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组件(3)还包括挡条(32)、限位块(33)、插块(34)、防护板(35)和保温板(36),两个所述限位块(33)对称固定连接在主板体(31)两侧,两个所述插块(34)对称固定连接在主板体(31)底端两侧,且分别插设在两个安装组件(2)内部,所述主板体(31)靠近安装组件(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防护板(35)和保温板(36)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部,所述防护板(35)设置在靠近安装槽开口的一侧,两个所述挡条(32)竖直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1)两侧,用于连接固定主板体(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5),所述挤压组件(5)用于带动推杆(42)上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5)包括压板(51)和挤压囊(52),所述挤压囊(5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且侧边与导液腔(41)侧边连接,所述挤压囊(52)由弹性材质制成,且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压板(51)固定连接在挤压囊(52)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31)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组件(6)用于主板体(31)内部的加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卡板(61)、料柱(62)和进气槽(63),所述主板体(31)远离防护板(3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61)卡设在卡槽内部,多个所述料柱(62)固定安装在卡板(61)内部,所述料柱(62)底部与固定槽通过导气管连通,多个所述进气槽(63)开设主板体(31)侧边,且与固定槽侧边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密封管(7),所述弹簧密封管(7)底端用于密封导气管,所述顶杆(44)上端与弹簧密封管(7)接触,将进气槽(63)露出,所述顶杆(44)上端设置为工形,用于气体进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31)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主板体(3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连接条(81)和保温柱(82),两个所述连接条(81)对称固定在保温柱(82)两侧,且卡设在两个相邻主板体(31)之间。

10.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围护技术,具体为一种预制式保温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条形,且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转轴、底板和限位板,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且位于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底板和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底板竖直向上设置时,限位板位于开口外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围护组件,所述围护组件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设置在底座上侧,且底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主板体和底座的位置。本发明可以快速的进行围护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卿,周志坚,吴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6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