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倒装模具。
背景技术:
1、塑料注射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模具一般包括动模板和定模板,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后形成模腔,定模板上有热流道系统通过进胶口与模腔联通。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中,由于塑料制品的特殊要求,需将动模板与定模板位置颠倒,即,定模板在下,动模板在上,这就是倒装模。倒装模包括顶出机构,用于顶出产品。
2、对于现有的倒装模具而言,因为在开模时产品留在定模板一侧,在定模板一侧并没有连接顶出机构,所以,一般是通过增加液压缸等结构来顶出产品,在开模时,动模板和定模板先打开,然后从注塑机给出一个信号到装在定模板上的液压缸,液压缸带动顶针板进行顶出;合模时,注塑机给出信号到液压缸,液压缸带动顶针板复位,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注塑。现有倒装模具的液压缸安装于定模板外周,定模板上冷却液管道、液压缸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均设置于定模板的周侧,管道线路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装模具,旨在解决倒装模具上管道线路复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倒装模具,包括:定模板;定模面板,所述定模面板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下方;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面板之间;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面板之间;其中,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的顶升柱,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顶升柱下方,所述顶针板与所述顶升柱连接。
3、优选地,倒装模具还包括热流道系统垫块,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设置于所述顶针板和所述定模面板之间,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外周。
4、优选地,所述缸体嵌设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的外壁。
5、优选地,倒装模具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顶针板和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之间。
6、优选地,所述垫板内设置有第一液流道,所述垫板与所述缸体抵接,所述第一液流道连通所述缸体。
7、优选地,所述定模面板内设置有第二液流道,所述定模面板与所述缸体抵接,所述第二液流道连通所述缸体。
8、优选地,所述液压缸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一液流道与所述垫板界定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液流道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界定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经所述第一液流道到所有所述液压缸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二开口经所述第二液流道到所有所述液压缸的距离相等。
9、优选地,所述定模面板对应所述液压缸开设有定位开口,所述缸体放置于所述定位开口内。
10、优选地,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顶升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之间。
11、优选地,所述顶升柱嵌设于所述顶针板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倒装模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倒装模具包括:定模板;定模面板,定模面板设置于定模板下方;顶针板,顶针板设置于定模板和定模面板之间;液压缸,液压缸设置于定模板和定模面板之间;其中,液压缸包括缸体和与缸体滑动连接的顶升柱,缸体设置于顶升柱下方,顶针板与顶升柱连接。定模板上设置的冷却管道位于定模板周侧,液压缸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设置于缸体周侧,由于缸体设置于定模板的下方,液压缸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与定模板上的冷却管道不发生干涉,倒装模具上各管道线路设计简单,易于查看。
1.一种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流道系统垫块,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设置于所述顶针板和所述定模面板之间,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嵌设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顶针板和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内设置有第一液流道,所述垫板与所述缸体抵接,所述第一液流道连通所述缸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面板内设置有第二液流道,所述定模面板与所述缸体抵接,所述第二液流道连通所述缸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一液流道与所述垫板界定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液流道与所述热流道系统垫块界定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经所述第一液流道到所有所述液压缸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二开口经所述第二液流道到所有所述液压缸的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面板对应所述液压缸开设有定位开口,所述缸体放置于所述定位开口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顶升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柱嵌设于所述顶针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