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形态需求也越来越多样,由此,可拉伸显示面板也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方向。与液晶显示面板(lcd)相比,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可拉伸显示面板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
2、目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设计包括拉伸部和非拉伸部,非拉伸部为像素,固定不动,拉伸的时候主要是拉伸部进行拉伸,拉伸后显示面积变大,但是像素的发光面积并没有变化,从而造成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主要用于解决现有可拉伸显示面板拉伸以后显示面积变大,但是像素发光的面积并没有变化,从而造成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降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包括:
3、驱动基板;
4、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开口;
5、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出光面为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6、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以及第四介质层;
7、所述第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介质层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表面具有凹槽;
8、所述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且部分所述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
9、所述第三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介质层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二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
10、所述第四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四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三介质层;
11、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
12、控制电极层,所述控制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表面;
13、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不使用时,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四介质层的折射率相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所述控制电极层用于控制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
14、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
15、阳极电极,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16、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电极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17、阴极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18、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凹陷部和第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凹陷部为所述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为所述第二介质层除去所述凹陷部的剩余部分;
19、所述第三介质层包括所述凸起部和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凸起部为所述第三介质层凸出于所述第二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为所述第三介质层除去所述凸起部的剩余部分;
20、其中,所述凹陷部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所述凸起部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拉伸。
21、其中,所述控制电极层包括:
22、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之间;
23、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之间;
24、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层和所述第四介质层之间;
25、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控制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
26、其中,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所述凹槽的侧壁表面的截面为圆弧形;凹陷部靠近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为弧面;
27、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层的一侧表面为弧面。
28、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均为具有泡克尔斯效应的材质制成;或,
29、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均为具有克尔效应的材质制成。
30、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材质包括铌酸锂、钽酸锂、硼酸钡和砷化镓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材质为非中心对称的材料。
31、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为非拉伸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电极层控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且控制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以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准直射出所述出光面。
32、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为拉伸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电极层控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且控制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散射出所述出光面。
33、其中,第一电极和阴极电极直接接触;或,
34、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不直接接触,第一介质层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阴极电极隔开。
35、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该可拉伸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包括驱动基板、像素定义层、发光元件、介质层,其中,介质层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以及第四介质层。第一介质层设置于发光元件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第一介质层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表面具有凹槽。第二介质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部分第二介质层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在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发光元件在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第三介质层设置于第二介质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第三介质层具有凸出于第二介质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的凸起部,凸起部在驱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发光元件在驱动基板上的投影内。第四介质层设置于第三介质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第四介质层覆盖第三介质层。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电极层。控制电极层设置于介质层的表面;其中,可拉伸显示面板不使用时,第一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的折射率相同,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控制电极层用于控制介质层的折射率。该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控制电极层对介质层进行控制,使控制电极层控制介质层的折射率;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在非拉伸时,光准直出去,提高光的提取率;在拉伸时,光进一步散射出去,增加发出光的面积覆盖率,提高拉伸后的显示效果,以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1.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凹陷部和第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凹陷部为所述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为所述第二介质层除去所述凹陷部的剩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为非拉伸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电极层控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且控制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以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准直射出所述出光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为拉伸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电极层控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且控制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散射出所述出光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