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组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置支座的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随着汽车品牌、汽车类型越来越多,种类繁多的汽车配件也越来越多。如图1和2所示,底座元件1和摆臂2需要装配到一起,摆臂2的柱头21插入到底座元件1的安装孔11中。柱头21插入安装孔11的过程非常费力,一般采用预装配(对准并插入少量)+气动扳手紧固内六角螺丝(内六角螺丝的螺纹段与柱头旋合,螺帽在旋紧过程中抵于安装孔的外端)的装配方式。这种装配工艺用时长、效率低,气动扳手不足以支持过多零件一起装配,装配之后的螺栓扭矩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悬置支座的压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悬置支座的压装装置,包括机座、举升动力装置、压装动力装置、支撑杆、压装头和控制系统;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竖向设置在所述机座中部;所述压装动力装置横向设置在所述机座的边部;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的移动端,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压装头固定在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所述压装头的端部设有弹性伸缩的顶尖;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举升动力装置、压装动力装置控制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举升动力装置为举升油缸或举升电缸,所述压装动力装置为压装油缸或压装电缸。
5、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为中部低、两边高的结构;所述举升动力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举升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的中部凹口内,且两个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相对所述机座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压装动力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一左一右设置,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相对所述机座的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相向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杆座和设置在所述杆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杆座的下端与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杆座的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柱头的直径相适配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头包括压装座、所述顶尖和弹簧;所述压装座设有后大前小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后端与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顶尖呈前小后大状,所述顶尖的后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顶尖的前端伸出于所述安装腔的前侧;所述弹簧预压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后端与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相抵,前端与所述顶尖的后端相抵。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9、先放好需要压装的底座元件,顶尖从底座元件的安装孔穿过;然后放好需要压装的摆臂,摆臂的柱头卡在限位结构中;利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控制举升动力装置将摆臂举升到压装所需的高度,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压装动力装置带着压装头向前移动,顶尖顶入柱头的中心孔中,此时摆臂可由压装头支撑,控制系统控制举升动力装置下降,随后压装动力装置继续带着压装头向前移动,将摆臂与底座元件压装到位。相较现有的压装工艺(使用简单的工装),操作更加简单,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一种汽车悬置支座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举升动力装置、压装动力装置、支撑杆、压装头和控制系统;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竖向设置在所述机座中部;所述压装动力装置横向设置在所述机座的边部;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的移动端,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压装头固定在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所述压装头的端部设有弹性伸缩的顶尖;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举升动力装置、压装动力装置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动力装置为举升油缸或举升电缸,所述压装动力装置为压装油缸或压装电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为中部低、两边高的结构;所述举升动力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举升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的中部凹口内,且两个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相对所述机座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压装动力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一左一右设置,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相对所述机座的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相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杆座和设置在所述杆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杆座的下端与所述举升动力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竖向固定在所述杆座的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柱头的直径相适配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头包括压装座、所述顶尖和弹簧;所述压装座设有后大前小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后端与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顶尖呈前小后大状,所述顶尖的后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顶尖的前端伸出于所述安装腔的前侧;所述弹簧预压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后端与所述压装动力装置的移动端相抵,前端与所述顶尖的后端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