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进气阀的正时装置,尤其是一种柴油机进气阀的可变正时装置,属于柴油机配件。
背景技术:
1、柴油机气阀正时是指控制柴油机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机,以确保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与活塞运动保持同步,正确的气阀正时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并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气阀正时的准确性,柴油机通常配备了凸轮轴和气阀正时机构,凸轮轴上的凸轮通过气阀正时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以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目前,气阀正时优化技术在柴油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气阀正时机构仍然存在正时精度低,正时稳定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包括壳体、上顶杆、下顶杆、弹簧、滚轮和液压单元;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壳体上端另一侧设有回油口,壳体中部设有横向滑油通道;所述上顶杆设置在壳体上端的油腔内,上顶杆中部的活塞位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并与壳体上端的油腔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下顶杆设置在壳体下端的空腔内,与上顶杆位置相对,下顶杆与壳体下端的空腔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装在下顶杆中部上,弹簧两端分别与下顶杆的台阶和壳体下端的空腔顶壁固连,所述滚轮设置在下顶杆底部的槽口内,滚轮固定在销轴上,销轴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槽口的两侧上,滚轮外圈支撑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外轮廓上;所述液压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端一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5、前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中所述的液压单元包括电磁阀、单向阀和多根管路,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壳体的上端一侧,单向阀安装在上顶杆中部的活塞一侧内;进油管与壳体的进油口连通,电磁阀接通时,壳体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电磁阀的进口连通,电磁阀的出口与进油管连通;出油管下侧的第一回油管两端分别与出油管和壳体中部的滑油通道一端连通,壳体中部的滑油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回油管与壳体的回油口连通。
6、前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中所述的电磁阀为两位一通电磁阀。
7、前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中所述的上顶杆包括竖杆和活塞,活塞固定在竖杆中部上,竖杆上下端分别与壳体顶盖和壳体中部通孔滑动连接。
8、前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中所述的下顶杆为倒t形结构,下顶杆的上端与壳体中部通孔滑动连接,下顶杆的上端设有横向滑油孔。
9、本实用新型将进气顶杆采用上顶杆和下顶杆两段式结构,且二者总长可变,同时由两位一通电磁阀控制回油油路的通断,这样在气阀正时过程中,可实现正常情况进气正时和延迟进气正时两种功能,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气阀启闭的效果,控制精度高,气阀正时准确,稳定性好,进而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1.一种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顶杆、下顶杆、弹簧、滚轮和液压单元;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壳体上端另一侧设有回油口,壳体中部设有横向滑油通道;所述上顶杆设置在壳体上端的油腔内,上顶杆中部的活塞位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并与壳体上端的油腔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下顶杆设置在壳体下端的空腔内,与上顶杆位置相对,下顶杆与壳体下端的空腔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装在下顶杆中部上,弹簧两端分别与下顶杆的台阶和壳体下端的空腔顶壁固连,所述滚轮设置在下顶杆底部的槽口内,滚轮固定在销轴上,销轴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槽口的两侧上,滚轮外圈支撑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外轮廓上;所述液压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端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包括电磁阀、单向阀和多根管路,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壳体的上端一侧,单向阀安装在上顶杆中部的活塞一侧内;进油管与壳体的进油口连通,电磁阀接通时,壳体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电磁阀的进口连通,电磁阀的出口与进油管连通;出油管下侧的第一回油管两端分别与出油管和壳体中部的滑油通道一端连通,壳体中部的滑油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回油管与壳体的回油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一通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杆包括竖杆和活塞,活塞固定在竖杆中部上,竖杆上下端分别与壳体顶盖和壳体中部通孔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进气阀可变正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为倒t形结构,下顶杆的上端与壳体中部通孔滑动连接,下顶杆的上端设有横向滑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