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张弦梁或张弦桁架的锚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张弦结构,也称为张弦柔结构,是一种杂交的空间结构,它将拱梁、桁架结构和在大跨体系中应用日益广泛的悬索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张弦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普通张弦梁、张弦拱和张弦人字拱,其中预应力张弦拱结构更为多见。
2、目前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张弦梁或张弦桁架应用十分普遍。在双碳背景下,业主要求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因此张弦梁(或张弦桁架)的竖杆需兼做光导管,下弦索就不能从竖杆下方通过,必须分为两根平行索,从竖杆两侧通过,这样下弦两根平行索在支座两端的锚固问题就至关重要,对张弦结构的受力起到关键作用。
3、传统做法是把两根索在端部位置均向中间靠拢之后,从上弦梁下部伸出一块或两块连接板与拉索相连。此做法弊端如下:拉索在端部会向中间靠拢、与中间位置有夹角,因此索力有损失;端部通过连接板将拉力传至上弦梁,导致连接板较长、上弦梁端部受力较大且构造复杂;在上弦梁下部张拉,空间小、索具受力位置通常需要搭设支架,施工不方便。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通过将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平行设置,并分别通过支座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根索端部拉拢,索力损失,连接结构复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包括张弦结构和拉索结构,张弦结构包括钢梁/钢桁架和钢立柱,钢立柱一端连接钢梁/钢桁架的端部,且另一端连接地面结构,钢立柱竖直向下;
3、张弦结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支座和两个第二支座,两个第一支座分别设置在张弦结构顶部两端,两个第二支座分别设置在张弦结构顶部两端,拉索结构包括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座连接,第二拉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座连接,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相互平行。
4、优选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均包括索头和索杆,索头设置在索杆的端部,索头的横截面大小大于索杆的横截面;
5、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一端为自由端,且另一端与钢立柱连接,所述调节件为中空结构,索杆贯穿所述调节件的中空结构,调节件的内腔横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索头的横截面。
6、优选地,钢立柱上还开设有用于通过索杆的喇叭机构,喇叭机构贯穿钢立柱,且与调节件连通,喇叭机构沿索杆一侧的内腔横截面大小逐渐递增。
7、优选地,喇叭机构内腔的最大横截面大小大于调节件的内腔横截面。
8、优选地,索头和索杆螺纹连接。
9、优选地,张弦结构还包括若干竖向撑杆,竖向撑杆一端连接钢梁/钢桁架,且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的支撑部件,竖向撑杆与钢立柱平行。
10、优选地,支撑部件上开设有通孔结构,通孔结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拉索的索杆贯穿第一通孔,第二拉索的索杆贯穿第二通孔。
11、优选地,钢立柱和竖向撑杆均为圆柱体。
12、优选地,钢立柱的截面直径大于竖向撑杆的截面直径。
13、优选地,竖向撑杆上设置有光导结构和/或通风结构。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通过在张弦结构顶部两端设置支座,将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独立的支座上,相互独立且平行,可以减少施工的难度,重要的是,两个拉索相互平行设置,没有接触,形成相互独立的结构,张拉施工方便,而且会减小索力的损失,提高了张弦梁或张弦桁架结构的稳定性。
1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调节件,不仅保证了连接强度,同时也简化了拉索与支座之间的间接结构,将索杆贯穿调节件的中空结构,可以对拉索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实现两根拉索的平行和预设的位置设定。
17、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喇叭机构,喇叭机构内腔的最大横截面大小大于调节件的内腔横截面,此结构不仅可以对拉索进行支撑和稳定,提高拉索的索力同时确保拉索安装角度的调节范围。
18、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通过将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平行设置,并分别通过支座连接,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小索力损失,且连接结构简单的目的。
1.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包括张弦结构和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弦结构包括钢梁/钢桁架(1)和钢立柱(2),所述钢立柱(2)一端连接钢梁/钢桁架(1)的端部,且另一端连接地面结构(10),所述钢立柱(2)竖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索(3)和第二拉索(4)均包括索头(41)和索杆(42),所述索头(41)设置在所述索杆(42)的端部,所述索头(41)的横截面大小大于所述索杆(42)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2)上还开设有用于通过所述索杆(42)的喇叭机构(6),所述喇叭机构(6)贯穿所述钢立柱(2),且与所述调节件(5)连通,所述喇叭机构(6)沿索杆(42)一侧的内腔横截面大小逐渐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机构(6)内腔的最大横截面大小大于所述调节件(5)的内腔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头(41)和索杆(4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弦结构还包括若干竖向撑杆(7),所述竖向撑杆(7)一端连接所述钢梁/钢桁架(1),且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拉索(3)和第二拉索(4)的支撑部件(8),所述竖向撑杆(7)与所述钢立柱(2)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8)上开设有通孔结构(9),所述通孔结构(9)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拉索(3)的索杆(4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拉索(4)的索杆(4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2)和竖向撑杆(7)均为圆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2)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竖向撑杆(7)的截面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张弦梁或张弦桁架下弦平行索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撑杆(7)上设置有光导结构和/或通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