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面料,尤其涉及一种立体面料及服装。
背景技术:
1、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2、现有技术中,一些服装包括里面布(贴身的一层面布)和外面布(朝外的一层面布),以增强服装的保暖功能。
3、但是,现有技术中,里面布和外面布均为单层面料,其保暖功能依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面料及服装,其保暖性能良好。
2、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立体面料,包括:
4、面层;
5、内保温层;
6、中间支撑层,设置于所述面层和所述内保温层之间,所述中间支撑层与所述面层和所述内保温层均连接,所述中间支撑层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三角支撑结构,每一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一个角部与所述面层连接,每一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另外两个角部与所述内保温层连接,所述三角支撑结构内填充有保温物料。
7、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三角支撑结构内的所述保温物料的重量不同。
8、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物料为羽绒丝、羽毛和复合羽绒丝中的一种。
9、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层为高密高支面布。
10、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层为压光面布。
11、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保温层为腈纶。
12、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层背离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条。
13、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层为吸光发热面布。
14、作为上述立体面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层朝向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吸光层。
15、服装,所述服装包括里面布和外面布,所述里面布和/或所述外面布为上述的立体面料。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体面料,设置有面层、内保温层和中间支撑层,在制作衣物时,内保温层为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减缓人体的热量散失;面层和内保温层之间设置中间支撑层,中间支撑层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三角支撑结构,每一三角支撑结构的一个角部与面层连接,每一三角支撑结构的另外两个角部与内保温层连接,从而使得中间支撑层起到支撑立体面料的作用,防止立体面料洗涤结束后发生严重变形而影响服装的美观度;同时,三角支撑结构内填充有保温物料,进一步起到保温作用,从而提高立体面料的保暖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服装,服装包括里面布和外面布,里面布和/或外面布为上述的立体面料。上述的立体面料设置有面层、内保温层和中间支撑层,在制作衣物时,内保温层为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减缓人体的热量散失;面层和内保温层之间设置中间支撑层,中间支撑层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三角支撑结构,每一三角支撑结构的一个角部与面层连接,每一三角支撑结构的另外两个角部与内保温层连接,从而使得中间支撑层起到支撑立体面料的作用,防止立体面料洗涤结束后发生严重变形而影响服装的美观度;同时,三角支撑结构内填充有保温物料,进一步起到保温作用,从而提高立体面料的保暖效果。
1.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三角支撑结构(31)内的所述保温物料的重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物料为羽绒丝、羽毛和复合羽绒丝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为高密高支面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为压光面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2)为腈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背离所述中间支撑层(3)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为吸光发热面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朝向所述中间支撑层(3)的一侧设置有吸光层。
10.服装,所述服装包括里面布和外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面布和/或所述外面布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立体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