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容剂及其合成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15  6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高分子聚烯烃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容剂及其合成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


背景技术:

1、聚酰胺(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电子电器、化工以及包装材料等领域,但聚酰胺工程塑料在低温和干燥状况下易脆化、抗冲击性能差、尺寸稳定性差,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聚酰胺与聚烯烃(po)共混可以改善聚酰胺的韧性,但是极性的聚酰胺与非极性的聚烯烃的相容性较差,难以通过两者的简单共混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解决相容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使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等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作为增容剂来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但是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相应聚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熔融法接枝,但是这种接枝方法存在马来酸酐易挥发,刺激性强,马来酸酐的接枝率较低(一般最高为2%左右),接枝过程的副反应多,易发生交联或断链且马来酸酐的接枝方式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容剂及其合成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容剂,为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增容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

3、

4、其中,n为100~10000的整数。

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容剂的合成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乙烯和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在膦磺酸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配位共聚反应,得到增容剂。

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膦磺酸钯催化剂选自以下任意一种:

7、

8、其中,dmso为二甲基亚砜,me为甲基,ph为苯基,meo为氧甲基;有机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氯苯、正己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浓度为0.01~1.0mol/l,膦磺酸钯催化剂的浓度为0.1~10mmol/l;配位共聚反应的乙烯压力为1~30个大气压,反应温度为40-120℃,反应时间为0.1~12h。

10、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包括:将上述增容剂加入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体系中进行共混,得到聚酰胺与聚烯烃的共混物。

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聚烯烃的质量比为10%-90%;增容剂的质量比为1%-15%。

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聚酰胺选自尼龙;聚烯烃选自聚烯烃弹性体或聚乙烯。

13、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共混物采用上述增容方法共混增容获得。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容剂及其合成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本发明提供的增容剂为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上述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具有较高插入比和较高分子量,从而可以增强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聚酰胺、聚烯烃之间的链缠结作用,进而提高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的增容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容剂,为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所述增容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容剂的合成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中,所述膦磺酸钯催化剂选自以下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中,所述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浓度为0.01~1.0mol/l,膦磺酸钯催化剂的浓度为0.1~10mmol/l;

5.一种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容方法,其中,所述聚烯烃的质量比为10%-9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增容方法,其中,所述聚酰胺选自尼龙;

8.一种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所述共混物采用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容方法共混增容获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容剂及其合成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聚酰胺和聚烯烃的共混物,上述增容剂为乙烯与外型降冰片烯二酸酐的无规共聚物,增容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n为100~10000的整数。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骏,徐孙林,曹云峰,朱宁宁,蔡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