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13  5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212227743u公开一种改进的应用于烧制陶瓷洗手盆多功能框架结构的窑具窑车,包括车架、立柱、横梁和托梁,这种窑具窑车因为用于烧制陶瓷洗手盆,需要同时架设横梁和托梁。对于烧制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而言,由于这类陶瓷制品重量相对较轻、陶瓷制品高度相对较低,如果仍然采用同时架设主梁和托梁的框架结构,将使其框架结构极为复杂,层空间利用率非常低,使装载量极低,并给有效装载布置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烧制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装载量低、装载不便的问题;另外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多规格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同窑烧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在窑车上设有主框架和副支架,副支架安装在主框架的旁侧;主框架设有至少4根的偶数根立柱,在每根立柱上设有层架通孔,每根主梁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其垂直的垫板,垫板沿与主梁垂直的方向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副支架包括盘片和支柱,盘片设有二个角柱支孔和一个中柱支孔,二个角柱支孔位于盘片后侧对称角部且位于装载陶瓷盘的外围,中柱支孔位于盘片前侧且位于装载的二个陶瓷盘外围中间;每根支柱上侧设有穿插柱、下侧设有穿插孔,每三根支柱穿插一片盘片逐层架设构成烧制陶瓷盘的支架结构。

3、本实用新型,主梁沿垂直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前后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左旁侧或/和右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

4、本实用新型,主梁沿垂直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前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后旁侧、左旁侧或/和右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左旁侧与后旁侧的端角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端角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右旁侧与后旁侧的端角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端角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

5、本实用新型,主梁沿平行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左右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前旁侧或/和后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

6、本实用新型,盘片为一体成型的二合一盘片,设有对称的二个陶瓷盘的支撑部,支撑部使二个陶瓷盘装载后位于盘片所占据的方框内,构成陶瓷盘装载面积最大化结构。

7、本实用新型,支撑部设有陶瓷盘对中的通孔。

8、本实用新型,二个角柱支孔和一个中柱支孔的柱支孔上面设有用于支柱定位的支承框。

9、本实用新型,副支架最下层的支柱固定在底层托梁上,底层托梁架设在底层立柱上。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1、1)、主框架采用立柱、主梁和垫板的新型框架式结构,垫板能方便移动进出装载,同时,不采用托梁可节约层空间,有效增加层数设置,提高层装载量,主框架比较适用于陶瓷碗类烧制;

12、2)、副支架采用盘片和支柱逐层架设的方式,主框架比较适用于陶瓷盘类烧制;

13、3)、采用主框架和副支架相结合的主副框架结构,使不同种类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的装载互不干扰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装载量和装载的便利性。

14、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装载量、装载方便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的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在窑车(1)上设有主框架和副支架,所述副支架安装在主框架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沿垂直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所述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前后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左旁侧或/和右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沿垂直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所述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前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后旁侧、左旁侧或/和右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左旁侧与后旁侧的端角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端角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右旁侧与后旁侧的端角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端角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沿平行于窑车进出方向架设,所述垫板沿窑车进出方向的左右旁侧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沿窑车进出方向在主框架的前旁侧或/和后旁侧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支架,每侧二个副支架之间,在对应相邻角柱支孔位置的支柱上沿高度方向插接有若干个用于拉结的互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为一体成型的二合一盘片,设有对称的二个陶瓷盘的支撑部(17),所述支撑部使二个陶瓷盘装载后位于盘片所占据的方框(12)内,构成陶瓷盘装载面积最大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有陶瓷盘对中的通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角柱支孔和一个中柱支孔的柱支孔上面设有用于支柱定位的支承框(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其特征在于:副支架最下层的支柱固定在底层托梁(15)上,底层托梁架设在底层立柱(16)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车窑具,在窑车上设有主框架和副支架,副支架安装在主框架的旁侧;主框架设有至少4根的偶数根立柱,在每根立柱上设有层架通孔,每根主梁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其垂直的垫板,垫板沿与主梁垂直的方向可移动进出装载陶瓷制品;副支架包括盘片和支柱,盘片设有二个角柱支孔和一个中柱支孔,二个角柱支孔位于盘片后侧对称角部且位于装载陶瓷盘的外围,中柱支孔位于盘片前侧且位于装载的二个陶瓷盘外围中间;每根支柱上侧设有穿插柱、下侧设有穿插孔,每三根支柱穿插一片盘片逐层架设构成烧制陶瓷盘的支架结构。具有提高装载量、装载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熠,陈可,陈皇忠,陈晓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热金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4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