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13  5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特别地,涉及一种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交通量急剧增长,现有的混凝土箱梁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腹板斜向开裂和跨中挠度过大等问题,不少箱梁桥已难以满足使用要求。而随着连续桥梁设计概念的更新,结构断面尺寸的不断优化,箱梁桥逐渐向高宽跨比、大悬臂发展。大悬臂鱼腹式箱梁,又称流线型箱梁,其边腹板设计为流线型,造型优美,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扭、抗弯、抗风性能,将城市景观与抗风能力完美结合,因而在城市高架桥及互通式立交匝道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箱梁通常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搭建,需要在施工现场搭设箱梁模架,以承载箱梁自重和作业负载。

2、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0777658a公开了一种倒八字现浇弧形翼腹板模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二)弯制弯曲钢管;(三)搭设满堂式碗扣脚手架;(四)底模安装及支架预压;(五)翼板模板安装;(六)消除非弹性变形;(七)测量弹性变形;(八)钢筋安装及内模拼装。本发明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木模构成箱梁模架体系,利用现有的弯曲机完成钢管弯曲和竹胶板替代笨重的钢模组成弧形翼板模板体系,可更好的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势,以达到快速施工目的。

3、然而,上述的箱梁模架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面/路面直接搭建的脚手架,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且模架在施工安装过程中调整及拆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以解决现有的箱梁模架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包括用于沿箱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模架段,相邻两模架段可拆卸连接,模架段包括中间节以及两个侧翼节,两个侧翼节可拆卸地对称连接于中间节的两侧,模架段还包括布设于中间节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中间节沿箱梁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以及布设于侧翼节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侧翼节沿箱梁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进一步地,侧翼节包括布设于第二移动件上的第二支撑架以及布设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上的弧形模架。

5、进一步地,弧形模架包括布设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上的支撑底座、布设于支撑底座上的弧形支撑管、分别与支撑底座和弧形支撑管连接的竖向支撑管以及分别与支撑底座和弧形支撑管连接的斜支撑管,弧形支撑管的弧线形状用于与箱梁线型相匹配。

6、进一步地,第二移动件包括布设于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的第二可调顶托以及布设于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的第二移动轮。

7、进一步地,中间节包括布设于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一支撑架以及布设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上的水平模架。

8、第一移动件包括布设于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的第一可调顶托以及布设于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的第一移动轮。

9、进一步地,模架段还包括布设于侧翼节远离中间节的端部上的防护栏。

10、进一步地,模架段还包括连接件,中间节和侧翼节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相连两模架段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布设于连接管的轴向端部上的连接扣件。

12、进一步地,箱梁支撑模架还包括与模架段连接的用于连接箱梁桥墩的抱箍。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通过将预制的中间节和侧翼节运输至施工现场,在第一跨桥墩之间,沿箱梁的长度方向完成多个模架段的拼装连接以形成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然后在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上铺设模板,以形成浇筑第一跨箱梁的支撑模架体系,同时在第二跨桥墩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节,在第一跨箱梁浇筑完成后,将多个模架段依次拆迁,并对侧翼节施加作用力,以通过第二移动件将侧翼节沿箱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第二跨桥墩之间与中间节拼装,进而形成浇筑第二跨箱梁的支撑模架体系,在第二跨桥墩浇筑完成后,对第一跨桥墩之间的中间节施工作用力,以通过第一移动件将中间节沿箱梁的宽度方向移动至第一跨桥墩外,进而通过吊运设备吊运至第三跨桥墩之间,以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跨箱梁的浇筑,本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将常规的脚手架按节、段进行模块化处理,不仅能大幅降低箱梁支撑模架的安装难度,提高箱梁支撑模架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同时还可通过灵活控制模架段的拼接段数以适用不同跨度的桥梁,且拼接后的箱梁支撑模架整体稳定性更高,施工过程中安全性也更好,且模架段是由一节中间节和两节侧翼节拼装形成,通过增设一跨中间节进行周转使用,侧翼节可直接越过桥墩沿箱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下一跨循环使用,进而实现箱梁支撑模架在不同跨之间的模块化组合平移,从而大幅提高了直线段大悬臂鱼腹式箱梁的连续浇筑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箱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模架段(100),相邻两模架段(100)可拆卸连接,模架段(100)包括中间节(200)以及两个侧翼节(300),两个侧翼节(300)可拆卸地对称连接于中间节(200)的两侧,模架段(100)还包括布设于中间节(200)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中间节(200)沿箱梁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400)以及布设于侧翼节(300)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侧翼节(300)沿箱梁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件(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侧翼节(300)包括布设于第二移动件(500)上的第二支撑架(310)以及布设于第二支撑架(310)的顶部上的弧形模架(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弧形模架(320)包括布设于第二支撑架(310)的顶部上的支撑底座(321)、布设于支撑底座(321)上的弧形支撑管(322)、分别与支撑底座(321)和弧形支撑管(322)连接的竖向支撑管(323)以及分别与支撑底座(321)和弧形支撑管(322)连接的斜支撑管(324),弧形支撑管(322)的弧线形状用于与箱梁线型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件(500)包括布设于第二支撑架(310)的底部的第二可调顶托(510)以及布设于第二支撑架(310)的底部的第二移动轮(5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中间节(200)包括布设于第一移动件(400)上的第一支撑架(210)以及布设于第一支撑架(210)的顶部上的水平模架(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件(400)包括布设于第一支撑架(210)的底部的第一可调顶托(410)以及布设于第一支撑架(210)的底部的第一移动轮(420)。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模架段(100)还包括布设于侧翼节(300)远离中间节(200)的端部上的防护栏(600)。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模架段(100)还包括连接件(700),中间节(200)和侧翼节(300)通过连接件(700)可拆卸连接,相连两模架段(100)通过连接件(70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700)包括连接管以及布设于连接管的轴向端部上的连接扣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其特征在于,箱梁支撑模架还包括与模架段(100)连接的用于连接箱梁桥墩的抱箍(8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腹式箱梁支撑模架,包括用于沿箱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模架段,相邻两模架段可拆卸连接,模架段包括中间节以及两个侧翼节,两个侧翼节可拆卸地对称连接于中间节的两侧,模架段还包括布设于中间节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中间节沿箱梁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以及布设于侧翼节的底部的用于带动侧翼节沿箱梁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赫亚楠,肖洪波,付雄,赵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