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12  3


本发明属于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涉及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是对树木外轮廓形态参数化表达的一种建模过程,其实现的基础是树木形态各个关键位置参数信息获取。在众多关键位置参数中,最大冠幅处高度是对应树冠各个方向最宽处的高度,是树木形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征点,其分布和树木分枝的生长枯死过程密切相关。且每株树在不同方向受到空间竞争强度不同,对应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分布不同。在林分中树木的树冠部分相互交叉重叠,导致最大冠幅处高度的测量获取较为困难,且测量精度难以保证。所以最大冠幅处高度的精准模拟是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中的难点和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问题,通过构建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结合已有的主干分枝加载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技术,提出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

2、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骤:模拟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含有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及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步骤,提供符合树木形态规律的三维模型。

3、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中空间竞争对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影响,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树木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4、实现方法简单,充分考虑了不同空间竞争强度对最大冠幅处高度分布的影响,构建了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对不同方向的最大冠幅处高度进行模拟;在树木三维建模过程中,解决了构建树木三维模型时,对于树冠不同方向冠幅所在分枝对应高度分布均匀一致的问题,实现了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差异化表达的效果。相比已有方法,模拟结果更加接近林分中树冠的真实形态,其模拟结果更加符合林学规律与林业应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模拟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含有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及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步骤,提供符合树木形态规律的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含有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含有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属于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模拟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含有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及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步骤,提供符合树木形态规律的三维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中空间竞争对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影响,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树木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清,崔泽宇,杨廷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3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