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11  5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产品需要以窄边框设计来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目前的一些显示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全面屏显示设计或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对窄边框的需求越来越高。故而,如何进一步降低显示产品的边框宽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进一步减小显示产品在扇出区处的边框宽度。

2、第一方面,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扇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4、衬底基板;

5、遮光金属层,层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部和位于所述扇出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

6、有源层,设置在所述遮光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源层包括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沟道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源漏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遮光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扇出区的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走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

9、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

10、缓冲层,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遮光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缓冲层之间;

11、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栅介质层和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二走线设置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并通过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和所述栅介质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栅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层间介质层之间,所述栅金属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区无交集。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

14、第一平坦层,层叠在所述层间介质层的远离所述栅介质层的一侧,所述源漏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层间介质层之间;

15、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第一钝化层和第二平坦层;

16、触控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之间;所述触控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扇出区的多条第三走线,所述第三走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布,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布。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的宽度为1.8μm~2.0μm,相邻两条第一走线之间的间隙为2.5μm~3.0μm。

19、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0、一种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扇出区,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21、提供衬底基板;

2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遮光金属层和有源层;其中,所述遮光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部和位于所述扇出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所述有源层位于所述遮光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沟道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3、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4、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

25、第四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27、通过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2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遮光金属层包括位于显示区的遮光部和位于扇出区的第一走线,其中遮光部用于对有源层的沟道层进行遮光,第一走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故而改变了扇出区的布线方式,不再通过栅金属走线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得益于在显示基板的工艺制程中,遮光金属层相比栅金属层具有更小的刻蚀偏差(bias)的优势,因此利用扇出区的遮光金属层进行第一走线的布线,能够缩小扇出间距(fanout pitch),从而降低扇出区所在位置对应的边框宽度。

29、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扇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漏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遮光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栅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层间介质层之间,所述栅金属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区无交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布,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的宽度为1.8μm~2.0μm,相邻两条第一走线之间的间隙为2.5μm~3.0μm。

8.一种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扇出区,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遮光金属层,层叠在衬底基板上,包括位于显示区的遮光部和位于扇出区的多条第一走线,第一走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有源层,设置在遮光金属层的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有源层包括晶体管的沟道区,沟道区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遮光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该显示基板能够减小显示产品在扇出区处的边框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徐敬义,李伟,李波,丁爱宇,侯靖威,尹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2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