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10  6


本发明属于医药,具体涉及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马兜铃酸(aas)是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结构相似的硝基菲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和细辛属植物中。马兜铃酸肾病(aan)是因服用含有aas成分的药物而造成的急、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表现为肾小管变性、萎缩、坏死和广泛的肾间质纤维化。尽管近年来人们对含aas中草药肾毒性认识不断提高,然而仍有新发的aan病例不断出现;且aan进展迅速,即使停止使用含aas药物后病情依然进展。

2、马兜铃酸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马兜铃酸主要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但不同剂量马兜铃酸损伤肾小管、导致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并不相同:大剂量马兜铃酸直接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并进而发生肾间质纤维化。长期小剂量摄入马兜铃酸(累积剂量大)则通过诱导上皮细胞转分化及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酰胺与细胞dna形成aa-dna加合物等机制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不论急性或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目前均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3、申请人的专利cn 2023102279916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表现在改善或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症状。大剂量马兜铃酸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肾损伤,相关肾损伤持续数月易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及其他肾损害,因此,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大。临床上,马兜铃酸肾病和慢性肾功能损伤症状有类似,容易误诊,但其和慢性肾脏病属于完全不同的肾脏方面的疾病类型,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治疗思路不同。若能在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期进行有效控制治疗,有望降低其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4、本次申请以专利cn 2023102279916公开的qt1样品1#工艺所制备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马兜铃酸诱导的斑马鱼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影响,考察该中药组合物对马兜铃酸肾病的治疗价值和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表明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用于该疾病治疗方面,具备显著的降低马兜铃酸肾病肾损伤炎症的作用,是潜在的防治马兜铃酸肾病中药,有望减轻马兜铃酸肾病的全球负担,对于治疗并防治马兜铃酸肾病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4、进一步地,所述马兜铃酸肾病为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5、进一步地,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秋葵30份、桃仁1份。

6、进一步地,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上调马兜铃酸斑马鱼肾病模型nephrin、pparγ基因表达,并显著下调il-6、tnf-α炎症因子。表明本发明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改善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炎症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使肾脏中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治疗马兜铃酸肾病具有积极效果。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8、本发明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用于马兜铃酸肾病的治疗,具备显著的降低马兜铃酸肾病肾损伤炎症的作用,是潜在的防治马兜铃酸肾病的中药,有望减轻马兜铃酸肾病的全球负担,对于治疗并防治马兜铃酸肾病进展具有意义重大。

9、本发明所用模型动物斑马鱼是一种和哺乳动物有着相似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实验动物,因其具有体积小、易饲养、发育快速、繁殖力强、便于观察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医药研究领域。本发明用马兜铃酸处理发育早期的斑马鱼,会引起仔鱼水肿、眼距增宽、卵黄囊吸收缓慢等肾功能异常表征,另外在利用马兜铃酸进行处理造成斑马鱼肾脏损伤的基础上,加用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发现,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能够较好的预防及减轻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伤,可用于防治马兜铃酸肾病,尤其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技术特征:

1.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兜铃酸肾病为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秋葵30份、桃仁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上调马兜铃酸斑马鱼肾病模型nephrin、pparγ基因表达,并显著下调il-6、tnf-α炎症因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马兜铃酸肾病药物中的应用。黄秋葵桃仁中药组合物在用于前述疾病治疗方面,具备显著的降低马兜铃酸肾病肾损伤炎症的作用,是潜在的防治马兜铃酸肾病中药,有望减轻马兜铃酸肾病的全球负担,对于治疗并防治马兜铃酸肾病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宁,单纪苗,董晓弟,孟兆青,王荣春,刘可春,靳梦,黄婧,李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2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