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10  6


本技术涉及阀门,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


背景技术:

1、三偏心蝶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蝶阀,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常用于需要高性能密封和阀门控制的应用,三偏心蝶阀的名称来自于其阀盘与阀座中心轴线的三个偏心点。这些偏心点使得阀盘能够实现旋转时与阀座距离的逐渐减小或增加,从而改变阀门的开启程度。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初始接触摩擦力和磨损,提供更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

2、对于蝶阀而言,目前存在阀体由内圈和外圈装配组成的类型,这种类型方便厂家对蝶阀进行生产时,可以拆分成多个部分来进行生产,从而降低了整个阀体的生产难度,同时最终进行整个蝶阀的装配时,其装配难度也会明显下降,但由于其为装配式的结构,故而使得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会存在间隙,一旦流体通过阀轴贯穿两者的部位出现泄漏,那么流体将会从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的间隙离开,继而导致流体的泄漏。

3、故而提出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用以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包括卡接的阀体内圈和阀体外圈、固定连接在阀体外圈上的连接部、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设置的缩孔、以及与缩口连通引导孔,所述缩孔包括与通孔连通的进孔、以及连通进孔和引导孔的缩口孔,所述引导孔贯穿至阀体内圈和阀体外圈的连接处,所述通孔、缩孔、以及引导孔内填充有流体。

4、优选地,所述通孔与进孔内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与进孔内共同螺纹连接有一空心螺栓。

5、优选地,所述流体为密封液。

6、优选地,还包括阀轴和阀板,所述承接座、连接部、阀体外圈、以及阀体内圈开设有供阀轴穿过并转动的通道,所述阀板固定连接在阀轴一端且转动设置于阀体内圈内。

7、优选地,还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承接座内且其一端贯穿至外界,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阀轴的上端且其与蜗杆传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承接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顶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圈固定连接有油封,所述油封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蜗轮的顶面同轴固定有转动连接于连接筒内的转块,所述转块呈圆盘状。

9、优选地,所述转块的顶面向上突出形成偏心设置的凸起。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承接座、连接部、以及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连接后形成的流道,继而填充密封液至其中,以确保几者之间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当本蝶阀中的流体反向试图通过阀体内圈和阀体外圈之间的间隙离开时,能够通过密封液进行阻隔,且密封液不会与流体发生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的阀体内圈(2)和阀体外圈(1)、固定连接在阀体外圈(1)上的连接部(4)、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的通孔(91),所述连接部(4)上开设有与通孔(91)对应设置的缩孔(92)、以及与缩口连通引导孔(93),所述缩孔(92)包括与通孔(91)连通的进孔、以及连通进孔和引导孔(93)的缩口孔,所述引导孔(93)贯穿至阀体内圈(2)和阀体外圈(1)的连接处,所述通孔(91)、缩孔(92)、以及引导孔(93)内填充有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1)与进孔内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91)与进孔内共同螺纹连接有一空心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密封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轴(31)和阀板(3),所述承接座(5)、连接部(4)、阀体外圈(1)、以及阀体内圈(2)开设有供阀轴(31)穿过并转动的通道,所述阀板(3)固定连接在阀轴(31)一端且转动设置于阀体内圈(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蜗轮(32)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承接座(5)内且其一端贯穿至外界,所述蜗轮(32)固定连接在阀轴(31)的上端且其与蜗杆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5)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罩(6),所述连接罩(6)顶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圈固定连接有油封(7),所述油封(7)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蜗轮(32)的顶面同轴固定有转动连接于连接筒(8)内的转块(33),所述转块(33)呈圆盘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33)的顶面向上突出形成偏心设置的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三偏心蝶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解决了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会存在间隙,一旦流体通过阀轴贯穿两者的部位出现泄漏,那么流体将会从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的间隙离开,继而导致流体的泄漏的问题。包括卡接的阀体内圈和阀体外圈、固定连接在阀体外圈上的连接部、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的通孔。本技术能够通过承接座、连接部、以及阀体内圈与阀体外圈之间连接后形成的流道,继而填充密封液至其中,以确保几者之间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当本蝶阀中的流体反向试图通过阀体内圈和阀体外圈之间的间隙离开时,能够通过密封液进行阻隔,且密封液不会与流体发生反应。

技术研发人员:柳作,王志勇,王建巧,王俊华,赵亮,徐宗策,游思豪,叶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超众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