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08  15


本发明涉及偏转台的,具体为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


背景技术:

1、传感器出厂检测项目中包括一项通电测试,机器测试中使用治具转台将传感器固定,然后对传感器通电进行检测。根据每种传感器尺寸不同,设置不同的治具完成定位,常规方式是进行周向定位后,使用按压的方式由上至下进行轴向定位,周向定位相对简单,在传感器侧面均有受力点,而周向定位时候,因为需要在传感器顶面施加压力,需要经过对传感器顶面进行贯穿,设计相对应的按压结构。

2、但是传感器顶面结构相对复杂,产品外壳有拔模角呈“外八字”的传感器,传统的结构没有受力点,很难实现表面与治具底座平行度达到0.05°以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治具很难实现在测试时拔模角呈“外八字”的传感器水平度定位在0.05°以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包括承载结构、侧边定位组件、升降组件和双边侧压结构,所述的承载结构上设置有可容纳传感器的腔体,所述的侧边定位组件设置在承载结构上,以推动传感器在腔体内移动,配合腔体侧壁实现周向定位,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顶升机构上,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结构上的转轴、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侧压块以及设置在顶升机构上的弹性伸缩杆,所述的升降组件带动弹性伸缩杆上升,弹性伸缩杆顶起侧压块的外侧端,以使侧压块的内端底面压紧传感器两侧,而后,升降组件继续上升,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上电座与传感器通电。

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动力气缸、顶升机构,顶升动力气缸可带动顶升机构升降。

4、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伸缩杆包括弹簧、上推杆、套筒,上推杆设置顶升机构上,弹簧套装在上推杆上,套筒设置在弹簧外侧,套筒与侧压块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侧压块的后端重量大于前端重量。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双边侧压结构实现对产品外壳有拔模角呈“外八字”的传感器进行按压的目的,双边侧压结构提供向内侧以及向下的压力,保证水平程度,定位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结构、侧边定位组件、升降组件和双边侧压结构,所述的承载结构上设置有可容纳传感器的腔体,所述的侧边定位组件设置在承载结构上,以推动传感器在腔体内移动,配合腔体侧壁实现周向定位,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顶升机构上,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结构上的转轴、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侧压块以及设置在顶升机构上的弹性伸缩杆,所述的升降组件带动弹性伸缩杆上升,弹性伸缩杆顶起侧压块的外侧端,以使侧压块的内端底面压紧传感器两侧,而后,升降组件继续上升,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上电座与传感器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动力气缸、顶升机构,顶升动力气缸可带动顶升机构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伸缩杆包括弹簧、上推杆、套筒,上推杆设置顶升机构上,弹簧套装在上推杆上,套筒设置在弹簧外侧,套筒与侧压块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的后端重量大于前端重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偏转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维并联压电偏转台,包括承载结构、侧边定位组件、升降组件和双边侧压结构,所述的承载结构上设置有可容纳传感器的腔体,所述的侧边定位组件设置在承载结构上,以推动传感器在腔体内移动,配合腔体侧壁实现周向定位,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顶升机构上,所述的双边侧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结构上的转轴、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侧压块以及设置在顶升机构上的弹性伸缩杆,所述的升降组件带动弹性伸缩杆上升,弹性伸缩杆顶起侧压块的外侧端,以使侧压块的内端底面压紧传感器两侧,发明通过设置的双边侧压结构实现对产品外壳有拔模角呈“外八字”的传感器进行按压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谢韵雯,胡章燕,黄佳琪,赖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安智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1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