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4-06  7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合成领域,尤其是涉及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是硫杂环化合物的一种,硫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光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是因含硫代环氧基系,目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可通过聚合可以得到透光性高、屈光度高、硬度大、不易磨损的硫代环氧基系眼镜片。随着高分子化学发展,相信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作为原料所应用的领域更多。

2、专利us2012/309987、jp2015/44880或ep2805949中采用环氧氯丙烷与硫化试剂(h2s或nahs)开环,然后强碱条件关环,最后与硫化试剂(硫脲)氧硫交换制备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该方法应用到硫化氢或易生成硫化氢,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并且步骤较长,关环及氧硫交换容易出现对称俩侧官能团不完全转换情况,同时专利中未给出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纯品。

3、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4、

5、为了弥补现有专利合成方法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发和引入新的方法,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经氧硫交换和硫醚化反应两步合成,路线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避免应用硫化氢,工艺相比更安全,同时也提高产品的品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所述一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4、第一步:环氧氯/溴丙烷与硫化试剂进行氧硫交换反应得到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

5、第二步: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与硫化钾在碱性溶液中硫醚化反应得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

6、反应路线表示如下:

7、

8、进一步地,第一步具体投料顺序:在氮气保护下,硫代试剂和溶剂先混合,随后加入催化剂,最后滴加环氧氯/溴丙烷反应。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步中,反应温度选自15-80℃。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硫化试剂选自硫氰酸铵、硫氰酸钠或硫脲。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溶剂选自乙腈或水。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催化剂选自硫酸铈或三氧化二铝。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环氧氯/溴丙烷、硫化试剂、催化剂摩尔比为1:1.5-2.0:0.05-0.10。

14、进一步地,第二步具体投料顺序:在氮气保护下,碱液和还原试剂混合,快速加入硫化钾,滴加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的同时加入18-冠醚-6。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反应温度为20-25℃。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还原剂选自40-80%水合肼。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硫化钾硫、碱性溶液与还原剂摩尔比为1:1.8-2.0:4.0-6.0:1.5。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两步反应可连续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硫化试剂选自硫氰酸铵、硫氰酸钠或硫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在乙腈或水中进行氧硫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氧硫交换所需催化剂选自硫酸铈或三氧化二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环氧氯/溴丙烷、硫化试剂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1.5-2.0:0.05-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硫醚化反应所需的还原剂选自40-80%水合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硫化钾硫、碱性溶液与还原剂摩尔比为1:1.8-2.0:4.0-6.0: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环氧氯/溴丙烷与硫化试剂进行氧硫交换反应得到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第二步,2‑(氯/溴甲基)环硫乙烷与硫化钾在碱性溶液中硫醚化反应得到双(2,3‑乙基丙基)硫化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路线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避免应用硫化氢,工艺相比更安全,同时也提高产品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房超,周伟正,於洪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和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0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