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05  13


本技术涉及线缆张紧,特别是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通信线缆铺设中,受气候气温或天气的影响,通信线缆会伸长或者收缩。为了应对通信线缆的伸缩,同时也要保持通信线缆不能太松弛,在中国专利文件cn213923570u中公布了一种5g通信用线缆张紧装置,其中通过转动张紧机构中的固定杆,进行固定杆角度的调节,使得固定杆与减震支撑机构相互配合可进行线缆张紧的微调,拉动第一支杆,使得第一支杆从第二槽孔中抽出,可以进行两第一支杆与固定杆配合后整体长度的调节,从而对其上的线缆进行二次张紧调节,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对线缆的调节程度,使得该装置对线缆张紧的调节能力更强。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适合较粗较重的主线路线缆,但对于较细较长的支路线缆并不合适,而且其构成零件较多、安装麻烦、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线缆张拉过紧的问题。

2、现提供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适用于较细较长的线缆铺设,具有零件构成较少、结构简单的优点,安装时方便,利于提高通信线缆铺设效率,自动适应张紧强度,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张紧机构适合较粗较重的主线路线缆,但对于较细较长的支路线缆并不合适,而且其构成零件较多、安装麻烦、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线缆张拉过紧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呈开口向上的u形状,底座内有两个圆柱块,两个圆柱块同轴,底座内固定有多个水平状的导杆,导杆贯穿圆柱块,圆柱块能沿着导杆左右滑动;每个圆柱块外圆面上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轮,其中,左侧圆柱块上的两个转轮上下分布,右侧的圆柱块上的两个转轮前后对称;圆柱块与底座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簧。

3、进一步地,为了安装转轮,且减少转轮与线缆之间的摩擦,所述的转轮中心贯穿有小轴,小轴与圆柱块固定在一起,小轴与转轮之间安装有轴承。

4、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线缆从转轮上脱落,所述的转轮外圆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

5、进一步地,为了减轻拉簧负荷,所述的拉簧有多个,所述的两个圆柱块之间连接有压簧,压簧有多个;拉簧、压簧均套设在导杆上。

6、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适用于较细较长的线缆铺设,具有零件构成较少、结构简单的优点,安装时方便,利于提高通信线缆铺设效率,自动适应张紧强度,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呈开口向上的u形状,底座(1)内有两个圆柱块(2),两个圆柱块(2)同轴,底座(1)内固定有多个水平状的导杆(3),导杆(3)贯穿圆柱块(2),圆柱块(2)能沿着导杆(3)左右滑动;每个圆柱块(2)外圆面上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轮(4),其中,左侧圆柱块(2)上的两个转轮(4)上下分布,右侧的圆柱块(2)上的两个转轮(4)前后对称;圆柱块(2)与底座(1)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4)中心贯穿有小轴(6),小轴(6)与圆柱块(2)固定在一起,小轴(6)与转轮(4)之间安装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4)外圆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簧(5)有多个,所述的两个圆柱块(2)之间连接有压簧(7),压簧(7)有多个;拉簧(5)、压簧(7)均套设在导杆(3)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铺设安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张紧机构适合较粗较重的主线路线缆,但对于较细较长的支路线缆并不合适,而且其构成零件较多、安装麻烦、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线缆张拉过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呈开口向上的U形状,底座内有两个圆柱块,两个圆柱块同轴,底座内固定有多个水平状的导杆,导杆贯穿圆柱块,圆柱块能沿着导杆左右滑动;每个圆柱块外圆面上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轮,其中,左侧圆柱块上的两个转轮上下分布,右侧的圆柱块上的两个转轮前后对称;圆柱块与底座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阁,杨雪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昊通通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2010.html

最新回复(0)